寫孔子年譜時,以全球史的眼光,“不小心”發現孔子與釋迦牟尼經然是同代人,年齡相差14歲而已;而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也不過大了孔子十一歲。雅斯貝所謂的公元前六至五世紀乃是人類文化的軸心時代,果然不虛。
1歲: 西元前551年9月28日,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今山東曲阜城東南。(中國古代一出生即為一歲)。
在孔子出生前一年,孫武出生于齊國都城臨淄以北的莒邑(今山東廣饒縣境內);在印度,佛家鼻祖釋迦牟尼比孔子年長14歲,生于西元前565年;在古希臘,被列寧稱為“辯證法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早孔子十一年出生。
2歲:西元前550年
波斯帝國崛起,滅里海南岸米太帝國,兵力益強。
3歲:西元前549年,其父叔梁紇卒,享年七十歲左右,孔子母親當時二十歲左右,成為單親家庭。
孔子母親是叔梁紇第三個妻子,孔子還有同父異母的九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大概為了逃離這種復雜的大家庭,顏征在攜子離開孔子老家,移居娘家曲阜居住,生活艱難。
4歲:西元前548年
齊國大臣崔杼殺齊莊公,立其弟,是為景公。
晉國與楚國宋國都城西門外舉行第二次“國際和平大會”,春秋爭霸從晉楚爭霸轉到吳、楚爭霸。
6歲:西元前546年
自幼做游戲,常常擺起各種祭器,學做祭祀的禮儀動作。
10歲:西元前542年
魯襄公死,其子繼位,是為魯昭公。
鄭國人到鄉校休閑聚會,議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么樣?”子產說:“為什么毀掉?人們早晚干完活兒回來到這里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么要毀掉它呢?”
13歲:西元前539年
波斯居魯士大帝(約西元前559—530年在位)攻陷巴比倫城,后巴比倫帝國亡。
15歲:西元前537年
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孔子很早就要干各種后來看起來卑賤的體力活,幫著母親維持生計。
16歲,西元前536年
鄭國鑄刑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17歲:西元前535年
單親家庭中操勞、抑郁的孔子母顏征在去卒,年僅三十多歲。當年,魯國掌握實際權力的季氏家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19歲:西元前533年
孔子結婚,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
20歲:西元前532年
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于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1歲:西元前531年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27歲,西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
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后。
夏六月出現彗星。
30歲:西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
是年齊景公與晏嬰來魯國訪問。齊景公會見孔子,與孔子討論秦穆公何以稱霸的問題。春秋后期政治家鄭國的子產去世。楚平王殺伍奢、伍尚,伍子胥奔吳。
34歲:西元前518年
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于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于老聘,問樂于萇弘。
35歲:西元前517年
魯國發生內部政治動亂,魯昭公流亡國外。孔子在這一年也到了齊國。
36歲,西元前516年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
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癡,三月不知肉味。
37歲:西元前515年
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齊返魯。
39歲,西元前513年
是年冬天晉鑄刑鼎,我國第二部成文法誕生。
42歲:西元前510年
魯昭公卒,魯定公立。
43歲:西元前509年
羅馬王國改建為共和國,設立執政院和元老院,開始信史時代。
46歲:西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用伍子胥為謀士,孫武為將,發動了對楚國的進攻,五戰五捷,攻下了楚都郢,楚昭王倉惶出逃。伍子胥掘開了楚平王的墓穴,鞭尸三百,以報當年殺父、兄之仇。
48歲:西元前504年(魯定公六年〕
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陪臣執國命”。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此事當在魯定公五年或魯定公六年。
50歲:西元前502年(魯定公八年)
公山不狃以費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攔。
51歲: 西元前501年(魯定公九年)
孔子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
52歲:西元前500年
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主管治安司法的大司寇,代理宰相。夏天隨定公與齊侯相會于夾谷。在古希臘,諸城邦組成“伯羅奔尼撒聯盟”,推斯巴達為盟主。據估計,在此年前后,魯國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陰陽合歷“十九年七閏”之法。
53歲:西元前499年(魯定公十一年)
孔子為魯大司寇。
54歲:西元前498年(魯定公十二年)
孔子為魯司寇。為削弱三桓,采取墮三都的措施。叔孫氏與季孫氏為削弱家臣的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但此一行動受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孟孫氏暗中支持公斂處父。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
弟子公孫龍生。龍字子石,楚國人。
55歲:西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春,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到了衛國國都(今河南省滑縣)。
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后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 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后又返回衛都。越王勾踐稱王。
56歲,西元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
孔子在衛國被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子路對孔子見南子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吳王闔閭討伐勾踐,中了越軍毒箭,死在歸途中。
57歲:西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
孔子在衛。魯定公卒,魯哀公立。
58歲:西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
孔子在衛。夫差即位后,于西元前494年出兵攻打越國,獲大勝。越王勾踐親自攜了妻子到吳國為人質,臣事夫差。
59歲:西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
孔子離開衛國,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 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0歲:西元前492年
孔子過鄭到陳國(今河南省淮陽縣)。
61歲:西元前491年
孔子離陳往蔡。
吳王夫差釋放勾踐回越國,勾踐將西施獻給夫差。
62歲:西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
孔子自蔡國到楚國的葉地。葉地的“一把手”葉公問政于孔子,在去葉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隱者。第一次波斯希臘戰爭爆發,波斯大敗。
63歲:西元前489年
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衛,途中又遇隱者。
64歲:西元前488年
孔子在衛。
65歲:西元前487年(魯哀公八年)
孔子在衛。是年吳伐魯,戰敗。
66歲:西元前486年,孔子在衛。
吳王夫差開鑿邗溝運河,溝通江淮,準備攻打齊國。
67歲:西元前485年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齊國陳氏殺齊簡公。
68歲:西元前484年
魯國的實際掌權大臣在孔子學生的“勸說”下,派人以幣迎孔于歸魯,孔于周游列國14年,至此結束。伍子胥在吳王夫差逼迫自殺。
69歲:西元前483年
孔子仍有心從政,然不被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
釋迦牟尼去世(西元前563~483年),享年81歲。
孔子的兒子孔鯉卒。
70歲:西元前482年
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
71歲:西元前481年
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四十一歲而死,孔子哭之慟:“天喪予!天喪予!”六月齊國陳恒殺齊簡公,孔子見魯哀公及三桓,請求魯國出兵“干涉”齊國內政,沒有得到支持。
72歲:西元前480年
小孔子9歲的學生子路在衛國被害,對孔子打擊很大。
爆發第二次波斯希臘戰爭,波斯海軍全軍覆沒。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去世(約西元前540—前480)。
73歲:西元前479年
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魯城北。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子貢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當年,爆發波斯希臘第三次戰爭,波斯大將馬都尼被俘,波斯再也無力力量西進。
孔子死后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