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RUP(ID:HRUP520)
如何篩簡歷,一般取決于我們要招一個什么樣的人,也就是招聘需求,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公司看簡歷的“點”和“重要度排列”是不一樣的,而且正常來講,我們HR不會奢求一份簡歷完美地匹配需求才安排進面試。
篩簡歷只是一個快速把“不合適”和“合適可能性小的Pass掉,把“合適可能性有點大”的挑出來約面,這樣面試的效率會提高很多。畢竟看簡歷10秒就搞定了,而面試一輪起碼要20-30分鐘。
1
2秒鐘,先把硬性條件刷一遍
關于年齡&經驗:
互聯(lián)網行業(yè)幾年前只想要85后,現(xiàn)在又想只要90后,一看見70后85前,就天然覺得太老(我好難過)......國企里面招個小主管,沒5年10年經驗,你別想。誰對誰錯?小孩子才分對錯,HR只看合不適合。就像每個人性格不同,每個團隊也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關于學歷:
研究所非博士、研究生不要,但有些公司只看本科時你在一本還是二本。有些公司本科就好,專升本不影響。而有些公司因為需要對外批露團隊信息,或崗位本身不屬技術性,一般非985、211院校不要。
不關于歧視,不是專升本的能力都不行,大家都是在拼概率,哪個合適的可能性更大就選擇哪個。
關于性別:
這個來說誰也不敢在招聘JD里寫的,但為了平衡團隊性格結構也好,因為對男女天然特性的刻板印象也好,還是會有所偏向的。會因為你是男或女而加分減分,甚至直接干掉的~
再次解釋,小伙伴們,千萬不要理解為歧視好嗎?一群男工程師,招個測試他們就想要妹子,怎么辦?一群女財務,來個男出納,她們會覺得Teambuilding不好安排,怎么辦?
排版:
漂亮的會加分,太丑的會減分,但加減分會根據(jù)企業(yè)用人特點或崗位特點而幅度不同。如在外企,你文檔一定不能丑;如招的是設計師或總裁辦助理,你文檔千萬得漂亮。
2
然后3秒鐘,看自我介紹
這里要吐槽一下,那種“千篇一律,看著像CTRL C+Ctrl V”的簡歷很難加分,甚至會減分,比如:
我能吃苦耐勞:如果你不是來扛石頭,這個特技真沒啥了不起的,老黃牛在職場中受歡迎,但并不吃香。
我擅長溝通,樂于團隊合作:還是太千篇一律了,哪怕你真的是,可以換個措詞,比如“我能快速融入新團隊,擅長和不同性格和級別的同事快速打成一片”一類的也行啊。
關于以上所有的關鍵點,HR想要看實話,而不是套話。如果是套話,我不知道你寫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套話,我起碼認為你不用心。
還有人不寫自我介紹,這個真~不~好~,自我介紹是對自我的總結,是讓看簡歷的人快速了解你的重要武器,是對自己負責,還是好好寫寫吧~
什么樣的自我介紹加分?
幾年工作經驗:而且最好是這個崗位的各個模塊你做了多久,比如說“10+年HR工作經驗,其中5年招聘經驗,8年培訓經驗,3年團隊管理經驗”。
展現(xiàn)工作能力的描述:分別在什么級別的公司,承擔什么級別的項目,交付什么量級的結果,收獲什么樣經驗,擅長什么技能。
展現(xiàn)綜合素質或其它特別事宜的描述:如,經歷公司從零開始到融資C輪的全過程,既能適應小公司的快節(jié)奏和頻繁地變化,也擅長在成熟公司進行流程化管理。
如,不介意加班。
3
再用5秒-2分鐘,看工作經歷
這完全取決于求職者的匹配度,匹配度越高花的時間越多,否則很快Pass掉。
1)先看最近一份工作經歷與招聘需求是否匹配;
2)再刷到最后一份工作,滾動往前瀏覽各項工作經歷,看幾個方面:
主要集中在什么行業(yè)領域、什么崗位領域。如果行業(yè)相同、接近或是上下游關系,絕對加分,不接近肯定減分。
是不是有一個職業(yè)上升曲線,還是一直停在原地。
時間因素上,跳槽周期如何,中間是否有空檔期。
3)同時在1和2的過程中,注意看有沒有特別的加減分項;
所在公司是不是我們的重點挖腳公司,所以你知道為什么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那么吃香啦。
所掌握的技術是不是緊缺技術,如果是,馬上大力加分。
所做的項目是不是很有料,所承擔的責任有多大,“負責”和“協(xié)助”顯然是不同的。
業(yè)績如何:只寫職責范圍,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把我們發(fā)布的JD抄了一遍啊,寫了業(yè)績的一律加分,起碼你用心了。有些很容易用數(shù)字衡量的崗位,一定要寫業(yè)績結果,如招聘經理、銷售經理等。
措詞:你是個總監(jiān),但描述用的措詞都是個小專員的活,那……你寫“幫總經理預訂機票”是幾個意思?
4
其他
最后還會看看其它的,如特長愛好,這個也就是掃一眼。有比較特別的,加點分,而且如果你的特長真是到了一個級別,或你的愛好你堅持了很久,且有一定結果,那一定會加分的,尤其是應屆生實習生來講,會被看成是內驅力、毅力一類的表現(xiàn)。當然寫的不好,也不會減分啦,畢竟這里不是美國。
總之,大概就是這么看,但每一項權重不同,會因為一項不符合直接Pass掉,但更多會綜合各方面的得分和權重來最終決定是否進入面試流程。
身為HR,如果你對這個話題還有什么觀點或疑問,快來留言吧~~~
▌ 版權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