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學 用 腦
蒲城中學 任憲昌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到大腦的結構與功能,了解大腦的基本情況。使同學們掌握科學用腦知識,學會合理用腦,提高用腦效率,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重點 用腦衛生和健腦益智。
教學難點 科學用腦的方法。
大腦可以說是一種思維的花朵,它應該是人間一種最美的東西了。所以我們要懂得科學用腦,講究用腦衛生,千萬不要把這么美好的東西糟蹋了,那豈不是暴殄天物。 雖然大腦在你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但是你真的認識你的大腦嗎?
一、大腦的結構
人腦的重量平均為1360g,從解剖學上叫分為大腦(分左右半球和胼胝體三部分)、小腦、間腦(分丘腦、下丘腦等部分)、中腦、腦橋及延髓六個部分,其中間腦、中腦、腦橋和延髓組成腦干。人腦由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其六部分的結構各不相同,極為復雜。各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職,但又相互聯系。
二、大腦的主要功能
(1)維持和調節人體機能,如體溫、血壓和消化等。
(2)接受外界信息并發出指令,對環境做出反應。
(3)選擇性地利用積累的經驗或創造新的方式對環境做出反應。
要了解大腦,先要了解一下下面的幾個數據:
第一,人的大腦里可以儲存一千萬億個信息單位,相當于77億冊圖書的知識,相當于整個南美洲的電信網絡系統的信息量。
第二,一個人的一生,大腦的智力僅僅開發了10%。就像愛因斯坦這樣的重量級的科學家,他的大腦也僅僅開發了12%。也就是說,一個人有90%的大腦是要白白浪費的,潛能挖掘不出來。
第三,一個人的大腦越用越靈。所以我們不要擔心孩子過于刻苦,把腦子用壞了怎么辦。因為研究發現,經常動腦的人,他的智商比懶惰不思考的人,高50%以上。所以,一個勤于思考的人,智力發展得快,大腦的潛能挖掘得多。但是一個無所事事、比較懶惰的人,他的智力衰退得就快,甚至會出現老年性癡呆。 所以,整天無所事事,不光使你的智力受影響,更重要的是可能為你的晚年帶來巨大的不幸。
第四,一個人的腦神經只要缺氧一分鐘,腦神經就失去知覺了,要是缺氧五分鐘,腦神經就徹底死亡了。因此,在火災的現場,死去的人大多不是被燒死的,而是因缺氧窒息而亡。
我們從以上這幾個方面認識了大腦后,在平常的學習中,我們就得講究用腦衛生。
三、講究用腦衛生
1、饑餓傷胃更傷腦
因為人的大腦所需要的葡萄糖來源于肝臟中儲存的能量,也就是肝糖。一個人一旦處于饑餓狀態,肝糖會自動釋放出來,于是大腦就因缺少葡萄糖的供應,處在被抑制的狀態。因此,大腦就沒法正常運轉。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在非常餓的時候,腦子就一片空白,啥也不想干,啥也記不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一個學生,不要在饑餓的狀態下學習。特別是現在很多學生,早晨6點起床就簡單地吃一點兒,甚至有時起晚了就不吃早飯,然后一直要學到中午12點,中間有五節課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到了第四節課就不是學習了,簡直就是與饑餓作斗爭,到第五節課,甚至餓得發慌,搖搖欲墜。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是沒法兒學習的。那么應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早餐一定要吃好,多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比如喝點牛奶,吃個雞蛋,再來點兒牛肉等,保證自身能量的供應。
2、 飯后學習毫無效率
一個人吃完飯之后,胃部需要大量的血液來消化、吸收剛吃過的食物,但是人的血液量是有限的,大量的血液參與胃部消化,大腦就會缺少血液供應,而處在被抑制的狀態下。大部分人在吃完中午飯之后,都會想睡覺、犯迷糊,就是這個道理。另外,一個人剛剛吃完飯接著坐在那兒學習,暫且不說學習效率,對身體也不利。長此以往,壓迫正在處于消化狀態下的胃部,極有可能形成胃部的積淀而導致胃下垂。有人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有科學依據的。
3、污濁的空氣更有害
大腦的活動需要氧氣,而氧氣源于新鮮的空氣。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腦運作需要很多氧氣的補充,但是如果在空氣污濁的環境中,缺少氧氣,人就會變得頭昏眼花。
4、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生活一定要養成規律,要有節奏感。我們應該形成一種生物鐘,比如說到時候該幾點起床就起床,該幾點睡覺就睡覺。當學習生活形成一個很強的規律時,大腦的負擔也就相應的減輕很多。
通過鍛煉身體來鍛煉大腦,這里不僅是說要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生物鐘,調節自己的心態、情緒。
眾所周知,我們要是在一種半睡眠半做夢的狀態下睡覺的話,有時候睡八個小時,不僅不清醒,還感覺頭腦昏昏沉沉的。我們要是踏實地睡覺的話,哪怕睡六個小時,起來以后也渾身清爽。 所以睡覺也有一個效率問題,有一個節奏問題。你要是經常進行身體鍛煉,入睡就快,那些不經常鍛煉的人,還可能經常失眠,長時間睡不著,影響學習。
四、人的大腦怕什么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普遍感到頭腦疲勞。為了保持年輕而充滿創造力的頭腦,必需避免諸多生活上的壞習慣,如抽煙、暴飲暴食、蒙頭睡覺、帶病用腦等。因為這些壞習慣會導致大腦變遲鈍。
1、長期飽食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進食過飽后,大腦中被稱為“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多。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能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動脈粥樣硬化。長期飽食,勢必導致腦動脈硬化,出現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現象。
2、嗜酒嗜甜食 酒精使大腦皮層的抑制減弱,故酒后人覺得頭重腳輕、舉步不穩、反應遲鈍等。酗酒對大腦的損害尤其嚴重。甜食會損害胃口,降低食欲,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影響大腦發育。
3、不愿動腦 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只有多動腦,勤于思考,人才會變聰明。反之,越不愿動腦,大腦退化越快,聰明人也會變愚笨。
4、帶病用腦 在身體不適或患疾病時,勉強堅持學習或工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腦損害。
5、蒙頭睡覺 隨著被子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會不斷下降。長時間吸進潮濕的含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
6、不注意用腦環境 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保證充足的氧氣供應才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因此用腦時,要特別講究工作環境的空氣衛生。
7、輕視早餐 不吃早餐會使機體和大腦得不到正常的血糖供給。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久而久之對大腦有害。此外,早餐質量與思維能力也有密切聯系。據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吃素的兒童精力下降相對較快。
8、睡眠不足 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涂起來。
9、少言寡語 大腦有專司語言的功能區,經常說話尤其是多說一些內容豐富、有較強哲理性或邏輯性的話,可促進大腦這些功能區的發育。整日沉默寡言、不茍言笑的人,就像“用進廢退”一樣,這些功能區會退化。
10、長期吸煙 德國醫學家研究表明,常年吸煙會使腦組織呈現不同程度的萎縮,癮君子易患老年癡呆癥。這是因為長期吸煙可引起腦動脈硬化,日久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神經細胞變性,繼而發生腦萎縮。
五、養腦益智有妙招
人的腦細胞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40~150億個,40歲以后每天約有10萬個腦細胞開始凋亡,到六七十歲時大致減少十分之一左右,為了早日防止智力下降,延緩大腦功能的老化,人們要學會科學的用腦和健腦。
1、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是使大腦休息的重要方法,人在睡眠時,大腦皮層處于抑制狀態,體內被消耗的能量物質重新合成,使經過興奮之后變得疲勞的神經中樞,重新獲得工作能力。睡眠的好壞,不全在于時間的長短,更重要的是睡眠的深度,深沉的熟睡,消除疲勞快,睡眠時間可減少。
2、勤用腦 不要害怕用腦,用腦越多,大腦內各種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越多,形成的條件反射也越多,腦子就更靈活??茖W家經常測試,發現勤用腦的人,大腦不易疲勞,腦神經細胞保養良好,盡管年齡增長,卻能避免老年性癡呆。而整天無所事事,無所用心的人,不僅智力降低,而且大腦容易萎縮和早衰。古人主張“博學強記”,“博學”可增強記憶,“強記”又可促進“博學”,二者相輔相成,要想達到這樣的目的,關鍵是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年人積極有效地參加腦力運動,不僅可以延緩大腦衰老,而且可以預防老年性癡呆癥的發生。
3、生活有規律 避免過度的精神緊張,合理地安排工作、學習和娛樂,使大腦皮層興奮部位輪流得到休息,防止過度興奮而加重神經系統負擔。神經細胞是否萎縮,對人的衰老變化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動物試驗證明,大腦皮質的過度緊張是引起動物早衰的唯一原因。當人的神經系統正常機能遭到破壞時,體內外環境平衡失調,會引起各種臟器的功能低下,導致早衰,所以保持神經系統的健康,是防止早衰和大腦功能減退的重要因素。
4、“健腦”鍛煉 每日清晨起床后,到戶外散步,或做保健操;打太極拳,或做氣功鍛煉等等。清晨空氣新鮮,大腦可得到充分的氧氣,喚醒尚處于抑制狀態的各種神經機制,在學習、工作疲勞時,應調節一下環境,如聽聽悅耳的音樂、美好動聽的鳥語,或觀賞一下綠草、鮮花等,這些活動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奮,提高大腦的活動功能。
5、手指運動健腦 手指功能的技巧鍛煉可促進思維,健腦益智,如用健身球鍛煉。即手托兩個鐵球或兩個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轉動,長期堅持會有良好的健腦作用。經常進行手指技巧活動,能給腦細胞以直接刺激,可以增強腦的活力。使其功能發達,保持著整體平衡。俗話說“心靈手巧”就是這個道理。
六、合理用腦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各種腦力思維活動交叉進行 大腦皮質各部分的功能是互不相同的。當這部分腦組織興奮時,其余部分就處于抑制、休息狀態。利用這一原理,各種腦力活動交叉進行,就可避免大腦疲勞。因此,在學習活動中讓語言與操作活動交叉進行,不斷變換看、聽、讀、寫、做、背誦和討論多種學習方式,使各種腦力學習活動交替進行,每部分腦組織工作的時間相應縮短而得到休息,從而減少大腦疲勞,提高腦的工作效率。
2.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和充分的休息 戶外空氣清新,加上適當的活動,可以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和供氧能力,使管理肌肉運動的這群神經細胞興奮,而學習思考的神經細胞處于抑制狀態,得以休息。這樣在繼續腦力勞動時,才不至于疲勞。大學生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使腦組織的活動有張有弛,這樣才能使頭腦清醒、精神飽滿,讓腦發揮最大的效能。
3.不要過度用腦 在學習過程中,用腦要符合大腦的特點和規律,合理用腦。如果大腦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思維就會遲鈍,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因此,大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時,一般l h左右應該休息10min,參加一些體育運動,這樣可以使大腦不同線路的神經元通路網絡輪流興奮,從而使疲勞的那部分神經得到休息。通過這種積極的休息,有利于保護大腦組織,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span>
4.多動腦思考,挖掘大腦智力潛能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適宜多動腦思考,積極使用和訓練腦,這樣會使腦越用越靈,貯存的知識信息越來越多,記憶力更強,大腦的智力潛能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5.注意大腦的營養 平時學生應注重合理調配飲食,保證供給大腦足夠的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強壯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朔徒涑蛭鼰煻绊懘竽X供氧,酗酒而產生慢性酒精中毒,引起記憶力減退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要糾正和避免“開夜車”式的學習、飯后學習、突擊及疲勞作戰式學習等不良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七、科學用腦的方法
我們的大腦潛力雖說很大,但很多同學感到有時上課注意力集中不起來、頭疼、頭暈、腦脹、精力不支、疲倦等現象,這說明在用腦時還不夠科學。如何才能做到科學用腦?下面談談科學用腦的方法。
1、集中注意,專心用腦,多種感官參與,協同用腦。通向大腦的通道主要有六個:看、聽、嘗、觸、嗅、做。學習是通過我們的眼所看、耳所聽、口舌所嘗、鼻子所嗅、身體所觸、動手所做而獲取信息。據有關專家表明,耳聽獲得信息周記憶15%,視覺獲得信息周記憶25%,視聽結合獲得信息周記憶65%.所以在復習中要“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如在英語復習中,不能只是單一的聽或看,一定要邊看、邊讀(出聲)且與手寫同步,這樣多種感官刺激,記憶效果好
2、把握最佳時間,高效率用腦。每個人的生物節律(生物鐘)不同,大腦興奮時間、周期不一樣,如有人夜晚學習效率高(貓頭鷹式),有人早晨起來頭腦清醒(百靈鳥式),有人不分時候,只要興奮起來就活沃(麻雀式)。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屬于哪種類型,在最佳時間里,抓緊時間,強化記憶,提高效率;在生理低潮期,注意休息、體育活動等。另外,要清楚學科難度值,高考科目中,難度值最高的是數學,其次是語文、外語,再次為物理、化學、地理、歷史。所謂難度值高的學科,是指這些學科在學習中易疲勞。要求復習時,對難度值高的學科,在最佳用腦時間里學習,不要在學習疲勞期學習這些科目。如夜晚效率高的人,應在晚上復習數學(在最興奮期)、語文等。在復習中要更換內容,文、理學科交叉學習,以免造成大腦疲勞。
3、學會用腦,適度用腦。就是提學習、休息、運動要有機結合,不要造成大腦的過度疲勞。每個人的學習習慣不同,持續學習時間長短各異,但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當你學習感到疲倦、學習效率下降時,不要強迫自己繼續學下去。這時應休息或起身運動。有的同學看到別人在學,自己在“玩”感到很是不安。 其實不然,適當的休息、運動會補充腦氧量(使你的血液含有更多的氧氣),促使大腦更快恢復正常,以更清醒、更興奮的狀態投入學習中,使學習效率更高。學習中的“休息”、“運動”就像俗話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功”。這里還要強調一下,同學們每天一定要有午休,那怕是20分鐘,這對消除大腦疲勞,為后續用腦極有好處。
4、增加營養,健全大腦。像任何其他復雜機械一樣,你的大腦需要能理。大腦基本上從你吃的食物中得到所需要的能量。供給大腦低能量的食物,它就會運行不力。供給它高能量的食物,你的大腦就能流暢、高效地工作。就能量而言,大腦需要大量的葡萄糖。這就是為什么新鮮水果和蔬菜是你必不可少的食物,它們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大腦需要適當類型的能量,以產生那些化學流——科學家們稱之為神經信息傳遞因子。這些神經信息傳遞因子也依賴于平衡的飲食,包括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食物。卵磷脂的飲食,可以幫助人增強記憶,大腦還需要油酸、鐵、鈉和鉀。建議考生每日三餐要吃好。多吃蔬菜、水果(半只香蕉可以吸收一定量的鉀),將魚、果仁(花生、核桃仁、杏仁)和植物油作為飲食的主要部分。魚和植物對于營養數以百萬的腦神經膠質細胞起決定的作用。果仁和植物油是亞油酸的主要來源,大腦需要亞油酸修復大腦“信息軌道”周圍的髓脂質絕緣體。除注意飲食外,還要定期運動,以使血液充氧。大腦只有充足的能量和氧,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潛力,才能為你科學用腦提供物質保障。
另外,還要有穩定的情緒以保養大腦,動手活動刺激大腦。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有警覺,不要放在心上,可以聽聽音樂,靜想大海。當學習時間久了,可以動手做些其他事,只要動手,增加手的運動,可以調節、刺激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