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除德育智育體育全面提升外,還要明白命運可以轉變。改變命運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并且發揮自己的本分。兒女盡孝,父母盡慈,不管父母慈不慈,只管盡孝,不管兒女孝不孝,只管慈,這才是父慈子孝。兄弟盡悌,朋友有信,員工盡忠同一個道理,各行其道,才能家庭和諧!
2、百善孝為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有孝才有順。家庭比喻為一顆大樹,老人是樹根,夫妻是樹干,財富、兒女是枝葉花朵和果實。要想根深葉茂、花香果甜,只能往樹根上澆水。孝養老人能感召子孫賢孝,家道昌盛。德是做的,不做沒有德,沒有貪來的德,也沒有爭來的功,更沒有攪來的福。孝養父母、長輩,誰做誰長德行!誰做誰得福報!這是自然規律。
3、人守不住自己的本分就會怨人怨事,到處管人,生氣上火,煩惱不斷,不是抱屈就是后悔。嘴里不怨心里,越怨心里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難受還會生病招禍,等于自己服毒藥。圣賢人都不怨人,比如說孔子在陳絕糧,仍然坦蕩自如,等等。我們學習并且承傳古圣先賢的思想,就要徹底轉動心念,用我們改造命運的真誠心轉動眼前的這個世界,扮演好人的角色,不怨人!
4、人總是想著管別人,不論兒女,還是兄弟姊妹、親戚朋友,只要沾點邊的都想管管。實在說,你管人一分,別人恨一分;管十分,別人恨十分,管來管去就管到醫院去了!想想看,周圍的人有幾個不是爭強好勝,究竟誰能管得了誰?想扮演好人的角色,就要學會管自己。不論夫妻之間,還是企業領導和員工、朋友間等等的關系,都要正自己的心,修自己的身,齊自己的家。
5、人與人往往由于互相不承認錯誤才釀成苦惱。如果一方從內心真正認不是,就可使對方怨氣頓消。認不是不僅從理智上認,更要從感情上認。認不是勝服“清涼散”,能使人百病全消。找好處就是真心實意找到他人的優點和長處,或者不忘掉他人的恩情。正面找不著,從反面上找。看人毛病是“收臟”,相當于吸塵器,日久必傷身。找好處勝服“暖心丸”。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6、穿著打扮首先要儀容端莊,如果女子穿著暴露,對很多人的身心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對孩子未來的人生觀念有潛移默化的反面作用,相當于慢性毒藥,對未成年人而言,有時候相當于烈性毒藥。穿著暴露,濃妝艷抹,從小的方面說,走到哪里都會給自己招惹是非,甚至感召災難。大的方面說,將會導致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滑坡,嚴重一點說,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惡性毒瘤,甚至可以危害國家安全。
7、言語不當引出滔天大禍、家破人亡的古今中外不可數,原因無非貪財物爭道理。如能將財物看輕些,認自己的不是,提人的好處,用我們的仁愛心來寬容人、引導人、感化人。自然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此,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在境界。對誰沒有好處呢?為什么活得那么累?高興是一天,憂愁是一天,為什么不樂呢?很簡單,死掉爭貪的心,和言愛語就能消災免禍。
8、老人有德行能“一福壓百禍”,少說話,少管事,帶頭看一家人的好處,教育家人懂得知恩報恩。不要過多牽掛子孫,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不用管,全靠孝德行感!夫妻間要做到互相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論情不論理,講知恩報恩,講情深似海,講大愛無疆。男女平等是指權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禮節上不能平等。比如說,丈夫應該多照顧岳父岳母,妻子應該多孝敬公公婆婆。
9、媳婦性情如水一般養育萬物,又不與萬物相爭,可高可低,隨圓就方,合五色調五味,原質總是不變。為媳婦的和顏悅色,隨貧隨富,低矮就下常認不是,引導感化丈夫走正道,報效社會。身盡情理,應做的事親自去做。孝公婆和妯娌教兒女,都是自己的本分。心存道理,除去爭貪攪的私心,所思所想都是全家人的好處。性存天理,不但不動稟性,還要化除稟性,目不視邪色、口不出惡言,必能養育賢圣子孫!
10、圣賢人講:半絲半縷,當思物力維艱。穿戴過分、吃喝過分、惡念過分、惡語過分將消福減壽,這和水滿則溢是一個道理。惜福從節約水電氣、紙張、糧食、蔬菜水果等開始,珍惜使用一切。俗話說:勤儉持家家業盛!還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商業語言:省錢就是賺錢!想想,一粒米也要經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個季節,更不知道要經過多少人的辛勤勞動,才能吃到我們嘴!
11、古人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說明天下事皆有因緣,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人生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善惡感召。比如有人榮華富貴,有人淪落街頭等等。人人要明白對面來的都有緣,無緣不聚。既然是緣分,遇著不如意的事,不對頭的人就要忍受,自然也就不會怨天尤人了。
12、不守本分的人,額外的貪求,就會心思生火,氣動生寒,氣火攻心,整天爭名奪利,煩惱不斷,就是富貴也沒樂趣。若能真正把爭貪的心放下,才能生起為別人服務的心,真正用良心說話辦事。其實,你想爭,別人也想奪,你占一千個人的便宜,最后也免不了一個便宜叫別人占去。如能翻過來,你為人,人也自然為你,反而吃不著虧。俗話說:不爭不貪,福祿無邊。人又何必私心用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