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宋代的“尚意”就是由蘇東坡和黃山谷撐起來的,黃也曾說過:“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黃一輩子的偶像就是蘇軾,但是其實他的書法并不比蘇軾差。相反,他的草書是在蘇軾之上,蘇軾《寒食帖》的跋尾就是由黃庭堅所寫,黃的書法緊勁連綿、俊美挺拔。把中鋒之力用到了極致。
米芾:相比以上兩位,米芾更顯放蕩不羈。他最早是追求“集古”的,十分推崇晉人的書法,如王獻之《中秋帖》他就曾經(jīng)擁有過。他除了是書法家還是畫家、收藏家、鑒賞家。所以在他的字中,表現(xiàn)力更強,用筆也更為豐富。還有很多理論性著作如《書史》、《畫史》、《硯史》等等。現(xiàn)在大家臨米芾最多的是他的《蜀素貼》。
蔡:這個人一直有爭議,個人偏向蔡京。啟功先生說過:“北宋書風(fēng),蔡襄、歐陽修、劉敞諸家為一宗,有繼承而無發(fā)展。蘇黃為一宗,不肯接受舊格牢籠,大出新意而不違古法。二蔡(蔡京和蔡卞)、米芾為一宗,體式開張中有聚散,用筆在遒勁中見姿媚。以法備態(tài)足言,此一宗在宋人中實稱巨擘。”所以,蔡京的“尚意”和他書法所表現(xiàn)出的“姿媚”的個人特點,都非常明顯。徽宗的畫作上,多有蔡京的題記,如《聽琴圖》等,圖為《宮使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