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庵 刻
愐俛六九年(白文)
暫止便去(朱文)
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白文)
半百過九年(朱文)
傷心人別有懷抱(白文)
虎賁中郎(朱文)
鄧楊伯仲(白文)
辛壺(朱文)
高式熊 書
釋 文:
王禔初名壽祺,字維季,號福庵,齋名麋研齋,杭州人。承家學,喜蓄印,自稱印傭。工書,鐘鼎楷隸無不能,又精刻印,得浙派神髓。丁酉春高式熊,時年九十七。
楊澥 刻
顧開均印(白文)
春星帶草堂(朱文 )
張氏李仙 ( 朱文 )
元和吳浩 ( 白文 )
百聞不如一見 ( 朱文 )
斐卿手箋 ( 朱文 )
玉門之印 ( 白文 )
趙光私印 ( 白文 )
黃鎮中 書
釋 文:
江南第一名手。楊澥原名海,字竹唐,號龍石,晚號墅航,清江蘇吳江人。晚清竹刻家,善治印。葉銘《再續印人小傳》卷二稱其為江南第一名手。丁酉新正,西泠黃鎮中書。
奚岡 刻
何元錫印(白文 )
自得逍遙意(白文)
汪氏書印(白文)
栗田父(白文)
秋聲館主(朱文)
白栗山樵(白文)
孫慰祖 書
釋 文:
鐵生篆刻存世無多,余所見者,僅十數方而已。浙宗前四家中,鐵生于印法最推重漢人,以宋元妍巧為病,嘗謂作漢印宜筆往而圓,神存而方。味其所刻,氣象沖和茂古,可悟個中妙旨矣。跋西泠印社藏奚岡遺印,可齋孫慰祖于海上。
丁敬、蔣仁 刻
無越思齋(朱文)
雪峰(朱文)
煙云供養(朱文)
上下釣魚山人(朱文)
亦耕(朱文)
小壑山人(朱文)
應天(白文)
廉(白文)
余正 書
釋 文:
丁敬(一六九五—一七六五),今杭州人,清代篆刻藝術一代宗師,浙派篆刻始祖,“西泠八家”之首,以高古清剛印風擅勝。“健遜何長卿,古勝吾子行。寸鐵三千年,秦漢兼元明。請觀論印詩,渾渾集大成。”(清魏錫曾論印詩詠丁敬)蔣仁(一七四三—一七九五),今杭州人,清中期著名篆刻家,書畫兼工,篆刻師法丁敬,簡拙渾穆,“西泠八家”位列第二。“山人學佛人,具有過師智。印法硯林翁,渾噩變奇姿。瓣香擬杜韓,三昧近游戲。”(魏錫曾詩詠蔣仁)丁酉三月,余正書于西泠今日軒,眼花手顫,幾不成篇也。
無越思齋,蔣仁四十一歲作。雪峰,蔣仁三十七歲作。煙云供養,丁敬七十歲作。上下釣魚山人,丁敬六十三歲作。亦耕,丁敬六十九歲作。小壑山人,蔣仁三十九歲作。應天,蔣仁三十九歲作。廉,蔣仁三十九歲作。
嚴坤 刻
萬潮字文光號斛泉印 ( 白文 )
子硯 ( 朱文 )
多學為福 ( 白文 )
南州仲子 ( 白文 )
斛泉(朱文)
歡喜一詞(白文)
陸氏家藏(朱文)
程蕚之印(白文)
熊伯齊 書
釋文:
嚴坤,字慶田,號粟夫、杉青寓公,歸安人。活動于清嘉道年間,工詩及篆刻,印師丁、黃、奚、陳,作風清勁俊朗,無次閑習氣,堪稱浙宗后勁。存世有《溲勃叢殘》、《太上感應篇印譜》等。四十年前,余于都中廠肆嘗見舊印石有署“苕上粟夫”款者,因不稔其人而未能置,憾事也。社藏皆精采,當以球琳珍之。丁酉元月,熊伯齊。
黃易 刻
秋景盦(白文)
靈石山樵(白文)
南湖草堂珍賞書畫印(朱文)
生于癸丑(朱文)
蘇米齋(白文)
茶熟香溫且自看(朱文)
晚香居士(朱文)
沈可培(白文)
張耕源 書
釋 文:
小心落墨,大膽奏刀。/ 漢印有隸意,故氣韻生動。/ 宋元人印喜作朱文,趙集諸章,無不規模李少溫。作篆宜瘦勁,正不必盡用秦人刻符摹印法也。/ 此印不師古、不襲人,我行我法,畫家沒骨體庶幾近之。/ 右錄黃易邊款四則。黃易的印風醇厚淵雅,于恬靜中見秀潤。他取法丁敬,又以深厚的金石學識為依托,直探秦漢之源,發前人之未所見。摘自余正著《浙派篆刻賞析》。歲在丁酉上元節,耕源記。
供稿: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社團處
責任編輯:朱小雨、易曄
您的轉發與點贊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