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逃脫不了吃吃喝喝睡睡的幸福命運,各種聚會各種美食是每天的日常。如今,節日已經悄然過去,可身上的肉肉卻依稀可見,活靈活現,心肺功能也在日夜顛倒的燈紅酒綠中悄然下降。當周圍的哥們都磨拳擦掌準備重新拾起運動鞋和球拍的時候,有心臟疾病的家人、朋友或同事會不會悄悄躲在角落里哭?近期,心內科門診也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醫生,我有高血壓,能運動嗎?”“醫生,我放過支架的,能運動嗎?”下面,由廣東心青年中在心臟康復領域經驗豐富的徐丹蘋教授來為大家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
徐丹蘋
廣東省中醫院心臟中心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研究方向
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心臟康復專業委員會 副秘書長
中國女醫師協會心臟康復研究中心 副秘書長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 心臟康復專委會 常委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痰證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歐洲EACCME心肺運動康復資格認證,國際CPX組織/Monzino心臟研究中心 心肺運動康復資格認證,中國康復醫學會/中國心臟聯盟/美國Montefiore inspired medicine 心肺康復理論及臨床操作培訓師資格。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學技術專項等各級別課題6項,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EI文章4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
1
明確回答:可以運動,并且鼓勵運動!
從全國各地心臟康復中心的飛速增長可以看出,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事業正越來越受中國醫生的重視。心臟康復與既往的肢體康復和神經康復讓手能動腳能動的概念不同,它是臟器康復概念,我們目標是在你抽血等各項指標正常的情況下,希望你的發動機——心臟也是強壯的,不一定要強壯到去蹦極,但至少可以讓你享受的年齡需要做的工作和生活,并且預防疾病的發生。
已經有無數的證據表明,以運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穩定心臟患者的心率,在我們的中西醫心臟康復管理團隊,不少高血壓患者在我們的嚴格管理下不需要西藥治療可以良好控制血壓。對于心梗患者,可以降低病死率和再梗死率,而且運動康復所帶來的好處與藥物治療和支架治療相比效果相當,某些研究心臟康復獲益更高,以經濟負擔和獲益相比,心臟康復獲益更大。這些數據隨手可得,我在此就不多敘述。
2
什么時候能動?
聽到我上面的說法,剛經歷過心梗放了支架出院的病人會不會馬上跳上了家里的跑步機?
心臟康復之所以那么難開展,就因為每一個心臟康復處方,都是個體化的,就跟中醫辯證論治開中藥處方一樣,需要嚴格的評估。在我們團隊,對冠心病,特別是心肌梗死后的,心衰的患者運動指導,都要做標準的心肺運動試驗(CPET),都要做危險分層的分析。
但在沒有CPET的情況下,至少要知道什么時候還不能開始運動,也就是禁忌癥。心臟的情況不穩定情況,如:過去8小時還有新發或再發胸痛;有心力衰竭失代償征兆,勞力性呼吸困難,水腫,心率增快等;過去8小時內有新發心律失常或心電圖改變;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還在進一步升高;嚴重心律失常(不易控制的早搏、室上性心動過速、Ⅲ傳導阻滯);中度以上主動脈瓣狹窄;活動性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有新的栓塞和血栓性靜脈炎。
但對于心肺功能正常,單純高血壓,單純糖尿病,單純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一般都屬于低危的患者,都是比較安全的。對于冠心病穩定期的患者,或搭橋支架術后沒有并發癥的,沒有明顯再發心絞痛癥狀的,心排正常的,也大多屬于中低危患者,也可以鼓勵適當運動。
對于心梗6個月內的,心衰EF
3
我們來說說怎么動?
我們的小目標是強壯我們的“發動機”,不練健美,所以,完美的運動方式是以有氧運動為主,抗阻+柔性性運動為輔,根據需求再配合適當的神經肌肉訓練。
有氧運動有哪些呢?走路、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爬樓梯都是有氧運動。在醫院或健身中心的跑步機、踏車機、劃船機、橢圓機(個人不推薦,欲知為何請見下回分曉)上進行的運動,也是有氧運動。一般剛發生心血管事件一個月內要求暫只用走路,根據評估逐步遞增。
抗阻力訓練又是哪些呢,有克服自身重力的,比如:俯臥撐,下蹲,半蹲平移,腳尖提踵。有簡單器械的,比如健身房的彈力帶,啞鈴等。別忘了家里的礦泉水瓶,沙袋等,都是簡單有效的工具,還有家里的有抓扶的臺階,也是因地制宜的場所。
我們的治療師利用診室走廊的臺階教患者做腳尖提踵
還有柔韌性運動,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因為長期的不活動因素,所以柔韌性越來越差,影響日程一些動作的完成。適當的拉伸,可以改善,但是,我們不是為了練芭蕾,不需要使勁壓,只需要稍稍牽拉不感覺疼痛即可。
神經肌肉訓練是為了改善自身的平衡能力,預防老年人常見的容易跌撲問題,這里,我們強烈推薦八段錦和太極拳。也是我們團隊給病人制定的中西醫心臟康復處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
如何把握運動強度
講到這,如果你會問我,要跑多快呢?礦泉水瓶要拿多重的?那么我內心會燃起一絲興奮,證明你已經入門了!!!
運動強度是最核心最關鍵的技術部分。
理想的情況下,我們會根據標準運動心肺測試的結果,根據病人最大耗氧量時的心率的50-80%來制定運動時需要達到且不要超過的目標心率,那么,到底是50%還是80%,或是根據無氧閾(AT)時心率來定,就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來定,比如什么樣的心血管疾病,比如心梗的部位,比如年齡,平時運動情況等。有氧的模式,理想的情況下,我們傾向于用我們的功率自行車,根據病情設定模式,比如坡式遞增,高強度間歇等。
好了,對于大家來說,理想總是比較長時間和復雜的歷程才能實現的。那么Borg指數是一個簡單實用的評估運動強度的救星(見下圖),根據病人的自身感覺,(當然,病人要對自己的自身感覺很坦誠,臨床上遇到過不坦誠超愛夸大的愛表現哥),一般建議,剛經歷過心血管事件的1個月內的,Borg指數控制在9-10,冠心病穩定的患者,控制在11-12,高血壓等低危患者,控制在13-14。在我們患者朋友中,有幾個正值壯年的心肺測試結果非常漂亮的高血壓帥哥,我們鼓勵他們可以到15-16,效果很滿意。
我們團隊自制的brog量表
值得注意的是!抗阻肌肉訓練,由于不同的動作所涉及肌群不同,有些動作對心率對影響是有的是非常大的,所以對心功能不全或者心率比較不好把控對病人,建議還是在專業的運動治療師和專業心血管醫生共同檢測下,設計合適的動作。
5
如何掌握運動時間
時間如何把握呢?如果是剛經歷過心血管事件1個月內的患者,我們建議是運動總時間從10分鐘開始,根據適應的情況,然后逐漸增加到我們對一般患者要求的30-60分鐘。
運動流程一定要包括熱身,非常重要!讓心臟和機體更好的適應接下來的訓練,減少運動損傷和運動不適的發生,熱身時間5-10分鐘。
訓練時間分布建議是有氧運動占70%,抗阻+拉伸30%,任性朋友,有時候看天氣看心情可以適當調整比例,空閑時間再打打八段錦。頻率:整套方案每周3-5次,一般回家鍛煉的我都會要求5次,因為患者總會偷懶減少次數,真實情況差不多也就3次/周。
正在進行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的康復“小軍”,美好的畫面
重視中醫藥的作用
很多患者會跟我提到,他們覺得沒氣沒力,床都不想起,還叫他們運動?這里,我們要善于利用中醫藥的作用,辨證施治給予患者中藥治療,改善患者整體的狀態,同時用針灸等中醫的外治法改善患者失眠,焦慮等癥狀,讓患者更好的投入到整體的心臟康復流程中。
好了,心臟康復永遠都是說得簡單但落地實施難的事業,學習研究得越多,越覺得它學問大。這個事業的未來在于從“醫病”到“醫人”的整體觀念的改變,在于醫生的愛心推動,講了這么多,如果您還是覺得很暈,無論您是有志于這個事業的醫生,還是有這方面需求的患者,我們團隊為您敞開大門。祝福我們的事業,祝福我們的病人!
原創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