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國內外不少狼爸虎媽成功的育兒經了吧?那是因為,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古人云:棍棒之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大概都有其意吧?
巴菲特曾說:
“
當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他。他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也許你會因此而改變和蛻變。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沒有自覺,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覺。
小孩子就像個小動物,是一個感性的情緒化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意志力。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身后,都站著一對給力的父母。
1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
之前有一位教授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么成了快樂的?教育里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們教育的主體思路是不斷對孩子讓步,給孩子更多的快樂,更多的游戲時間。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教育?
是啊,近年來“快樂教育”成了許多家長追求的教育方式:
“孩子還小,不想學就不想學,不要逼他。”
“孩子不成功也沒有關系,只要快樂就好,要讓孩子自由地去成長。”
……
但為人父母,就一定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不是縱容孩子遵循本能,或許不要求他取得多大的成功,但起碼有能力養活自己,可以有尊嚴的活著。
這個社會很現實,我們可以追求理想化的教育,卻無法保證給孩子理想的未來。為人父母不能活在童話里,更不能給孩子制造童話世界。
世界本不公平卻又異常公平!一個人有多努力,就有多優秀!一個人有多優秀,世界就會回報給他多少自由和尊重!
因此,有遠見的父母都帶著點絕情。
2
教育越寬松,孩子就越受罪
我今年35歲了,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做了十年的收費員。
接到下崗通知的時候我非常震驚,雖然平時也做了心理準備,但這種不幸的事情突然降臨的時候,還是有沉重的悲傷和失落。
我都35歲了,這個年紀,我還能重新去干什么呢?我的心里很迷茫。我把最好的十年奉獻給了高速收費站。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實力不夠、能力不足,就會被淘汰。就像馬云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發言時稱: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
這是一個有競爭力才能爭得一席之地的社會,你的競爭力就是你的實力。
試想一下,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學習,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
而你卻讓孩子慢慢來,給孩子寬松教育。
在這個連機器人都能與人競爭的社會里,你讓孩子將來如何立足?
3
只有足夠優秀,將來才能活得自由
之前和家長聊天,他說了一個有意思的概念:“苦難守恒定律”。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個人一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恒定的。
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人生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孩子小時候不吃苦,未來會很苦!
越有格局的父母,越能對孩子“狠心”,因為他們知道,孩子今天吃苦,未來才有資格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方式。
世界的確是這樣,一個人有多優秀,世界就會回報給你多少自由和尊重。
所以想孩子長大后體面,有選擇,有自由地生活,那么就要舍得小時候逼孩子變得優秀。
就算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受苦受罪,也好過后面的幾十年一直被生活逼迫,沒有自由好。
4
你現在逼孩子一把,他將來感激你一輩子
之前大火的綜藝《向往的生活》中,小提琴家呂思清與中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劉憲華合奏了一曲小提琴。
引得眾人紛紛羨慕,并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學習才藝的事情。大家的經歷都非常相似,小時候被逼學過很多才藝,但都沒有堅持下來。
可以看出他們現在對于自己的放棄都是后悔的,甚至希望當時父母能多逼逼自己,說不定現在已經能有所成就了。
而唯一一個堅持下來的劉憲華則說:很感謝父母的嚴厲逼迫,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是啊!孩子小時不懂,成人后才深感自己樣樣不如人,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
當別的孩子表演才藝,他卻只能當背景板。
當別的孩子拿起名校錄取通知單,他卻被淘汰。
……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礎,孩子自覺自律是目的,基礎打牢,不怕地動山搖。
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只指望孩子自己能自覺、自律,父母還是要起到監督的作用!
為了孩子著想,為人父母一定要替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在該“狠”的時候,就一定要狠。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進步,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長大后,他們一定會感激你曾經所有的“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