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中醫療法
來源:《外科病實用方》
狂犬病是由瘋犬、貓等病獸咬傷或抓傷人體,感染病獸所攜病毒形成的急性腦炎,其病常聞水聲面作,故又稱“恐水病”。中醫學稱為“癲狗傷”等。狂犬病的潛伏期為10日一2年,一般為3-7周,一旦發病,其病死率極高。因此病獸
咬傷后早期傷口迅速徹底地清創并敞開以及預防注射顯得十分重要,預防注射一般用狂犬病鴨胚疫苗,如聯合運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則效果更佳。中醫學認為,犬傷染毒,先著經脈,旋即攻于臟腑,心受之則躁動不安、恐懼,肝受之則全身痙攣、頸項強直,肺受之則聲音嘶啞、其聲如犬,呼吸麻痹,脾受之則肌肉松弛、癱瘓、口流唾涎,臟腑衰敗則死。治療以祛風解毒為主,結合辨證施以開竅、鎮靜、益氣、回陽、固陰等祛,同時必須配合抗狂犬病免痊血清,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鎮靜,呼吸及全身支持療法。
1、 斑馬散《湖南醫藥雜志》1977.6:31
組成:羌活、獨活、黃連、甘草、槐花、天竺黃、梔子各60克;銀花、木通、豬苓、澤瀉、土茯苓各90克;細辛、僵蠶各45克;馬錢子500克、斑蝥300只。
制劑用法:上藥除馬錢子、斑蝥二藥如法炮制外,余藥烘干,共研細末,裝瓶密封備用。5歲以下每服0.9克,5-15歲每服1.2克,15歲以上每服1.5克,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清熱瀉火,利水解毒。預防狂犬病的發生。
臨床例證:本方用于預防狂犬病,共觀察242例,除2例(一例拒絕服藥,一例服藥期間違禁)死亡外,余未發作。 按語:服藥期間及服藥后3個月內禁食雞、羊肉、鯉魚。
2、狂犬靈《湯頭歌訣》引《象山縣驗方》
組成:桃仁(去皮尖)、地鰲蟲(去頭足)各6克、生大黃9克、蜂蜜15克(沖服)
制劑用法:水煎。每日1劑,早晚空腹時服。一般服6-10劑,重者服20劑。凡狂犬咬傷者服藥后必瀉下豬肝、魚腸樣黑色大便,小便如蘇木水樣,服至大、小便正常為度。
功效主治:攻下破瘀解毒,防治狂犬病。
臨床例證:《浙江中醫雜志》1984.10.465;本方治療狂犬咬傷45例,隨訪2-10年均未發病。
3、玉真散《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玉貞散《梅氏驗方新編》卷六
組成:天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制劑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每服6克,用熱酒200毫升調服。同時敷于患處。牙關緊急,腰背反張者,每服9克,用熱童便調服,治瘋犬咬傷,用漱口水洗凈,搽傷處。
功效主治:祛風解痙止痛。治療破傷風,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甚則咬牙縮舌,以及瘋犬咬傷.
4、 救生散:《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生斑蝥(去頭、翅、足)7個、杭粉(即鉛粉)3克;
制劑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空腹時用溫黃酒調服,小便行出血片白脂,乃惡物。如便疼,煎甘草湯飲之自利,如毒未盡,次早再一服,以小便清白,方為毒盡。
功效主治:逐瘀攻毒.治療瘋犬咬傷。
5、萬年青汁《串雅內編》
組成:萬年青根500-1000克;
制劑用法:上藥搗汁溫服(勿燉熱,以微溫為妙)1-2碗,藥渣敷于患處。次日再敷、服1次。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治療狂犬病。 按語:原著云:發作者三、五服自愈。
6、人參敗毒散《和劑局方》卷二
組成:柴胡(去苗)甘草、枯梗、人參(去蘆)、川芎、茯苓(去皮)、積殼(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獨活(去苗)各900克;
制劑用法:上藥十味,研為粗末。每服20克,加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1日3次。
功效主治:益氣解表,散風祛濕。治療中狂犬毒。 按語:本方臨床常易散為湯,加生地榆、紫竹根濃煎口服。小便澀痛如淋加琥珀1.5克(吞服),滑石15克;神志狂亂者加雄黃3克,麝香0.3克,酒調灌之,痙孿抽搐者加蜈蚣2條,焙黃研末,燒灑少許調服,腹脹攻急者加黑白丑各3克,大黃6克。
注射無效疫苗孩子死亡的家長
散人注:最近某生物制藥公司的“疫苗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關注治愈要小心疫苗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