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講之前,小師妹先要插播一條快訊。
隨著冷空氣團的南下
大雨將至
北方地區也即將迎來大幅度降溫
而每到此時
門診部都會迎來這樣一波患者
忘記換上厚厚的秋裝而被
寒涼侵襲
不正經吃飯導致的
身體虛弱,氣血不足
想必智慧的同學已經知道小師妹今天文章的主題了
凡在經期或經行前后,
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痛引腰骶,
甚至劇痛暈厥者,
稱為“痛經”。
痛經作為當今社會的常見病,西醫不太重視,尤其是原發性痛經,多數都是開些止疼片應付一下。
小師妹為同學們甄選蒲輔周老先生及劉云鵬老先生治療痛經的醫案兩則,并附錄專家按語,系統講解大家用方思路。
希望朋友們好好參悟,
認真學習,
爭取追隨名家,
提高醫術!
中醫學家蒲輔周老先生
長期從事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精于內、婦、兒科,尤擅治熱病。
蒲輔周老先生醫案
呂某,女,成年,1956年2月初診。
患者月經不準,已十余年,周期或早或遲,血量亦或多或少,平時小腹重墜作痛,經前半月即痛漸轉劇,既行痛止,經后流黃水十余天。
結婚九年,從未孕育。近三個月月經未行,按脈沉數,舌苔黃膩,面黃不榮。知本體脾濕素重,先予溫脾化濕,和血調經,雙方兼顧。
處方:
白術二錢 桂枝二錢 當歸二錢
澤瀉二錢 香附二錢 茯苓三錢
益母草三錢 川芎一錢半
延胡索一錢半,
三劑。
后舌苔化薄,覺腰腹痛,有月經將行之象。接予下方。
當歸二錢 白芍二錢 白術二錢
官桂一錢半 川芎一錢半
蘇葉一錢半 干姜(炒)一錢
木香(炒)一錢 吳茱萸八分
益母草三錢
此方溫經和血,服后未見變動,因之仔細詢問病因知:冬令嚴寒,適逢經期,又遇大驚恐,黑夜外出,避居風雪野地,當時經水正行而停止。
從此月經不調,或數月一行, 血色帶黑,?;佳?,四肢關節痛,白帶多等癥。
據此由內外二因成病,
受恐怖而氣亂,
感嚴寒而血凝。
治亦宜內調氣血,
外去風寒。
遂予虎骨木瓜丸,早晚各服二錢。
不數天月經行而色淡夾塊, 小腹覺脹,脈象沉遲。
方用金鈴子散、四物湯,去地黃,加桂枝、吳茱萸、藁本、細辛。
經凈后仍予虎骨木瓜丸,經行時再予金鈴子散和四物湯加減。
如此更迭使用,經過三個月的調理,至六月初經行而血色轉正常,量亦較多,改用桂枝湯加味調和營衛。
因病情基本好轉,此段時間用八珍丸調補。
此后或因勞動或其他因素,仍有痛經癥狀,治法不離溫經和血,平時兼見胃痛、腰痛和腹瀉等癥,則另用溫中化濁、活絡等法,隨證治療。
由于癥狀復雜,病史較長,經過一年多的診治,逐漸平靜,于1957年4月始孕,足月順產。
按
本例病程歷十二年之久,經中西醫治療,恒以神經衰弱、氣血兩虛進行調理,但始終未中病機,遂無成效。
來本院時,初亦以溫脾化濕,和血調經,不見改善,乃詳溯病因,始知由經期突遭大恐,受嚴寒冰雪侵襲,因而經亂漸停,諸證叢生。
《內經》日:“恐則氣...驚則氣亂?!闭诮浧?,氣亂血亦亂, 兼受嚴寒,以致血澀氣滯。
明因之后故改用內調氣血,外祛風寒合治之法,病情逐漸好轉,調理一年,而十二年之沉疴,始竟全功。
婚后九年不孕,竟獲妊娠。
中醫臨床家劉云鵬教授
擅長對婦科血癥滑胎及男女不孕不育等疑難雜癥的人工診治,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體系。
劉云鵬老先生醫案
張某,女,24歲,未婚。
初診:1985年7月2日。
主訴及病史:18歲月經初潮,每次經期小腹疼痛,惡冷,喜熱敷,痛甚則嘔。
經潮2天后則痛漸緩,量少色暗紅;每當經潮疼痛不能上班。平素腰酸耳鳴,倦怠無力,納少便秘。
月經周期為28天至40天,經期3天,末次月經6月26日。脈沉弦軟(80次/分),舌紅苔灰。
辨證:證屬陽虛胞寒,血虛血瘀。
治法:治宜溫經散寒,養血祛瘀。
方用《金匱要略》溫經湯加味。
處方:
當歸9g,白芍9g,肉桂6g,黨參15g,
干姜2g,吳茱萸9g,川芎9g,甘草3g,
麥冬9g,丹皮9g,柴胡9g,
益母草15g, 阿膠9g,半夏9g,
5劑。
3個月后隨訪,患者服上方藥5劑后,7月27日經潮時,無任何感覺,精神好轉。后又來潮2次,只退后1天,僅輕度不適而已。
按
痛經夾虛者多,全實者少,尤其是原發性痛經,往往虛中夾實,實中有虛。
本例患者胞脈失于溫煦,寒凝血瘀,脈絡拘急,故經量少,色暗紅,小腹劇痛,惡寒而喜熱敷。
寒阻沖任,沖氣上逆,故痛甚而嘔。均屬腎陽不足,血虛血瘀之候。
《金匱》溫經湯溫經散寒,養血活血,為對證良方,又選加柴胡、益母草開郁調經,故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