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余強
10月17日至10月19日,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與2017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在京隆重舉行。大會的順利舉行,為北京乃至全球的風能、光能等綠色清潔新能源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未來,新能源領域“風光”無限好。
金秋十月,“風光”無限好!10月17日至10月19日,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與2017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在京隆重舉行。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國際能源署(IEA)、英國、丹麥等駐華使館代表以及風能及光伏行業協會、上下游企業代表近千人參會。會上風能與光伏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全球化發展等成為熱點議題之一,與會領導、各國代表以及行業人士紛紛就新技術創新應用,行業融合革新,風光等綠色能源發展展望等暢所欲言。在展會期間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慧能源、運達風電、隆基綠能、湘電風能等行業企業還紛紛推出新產品新技術創新展示。大會的順利舉行,為北京乃至全球的風能、光能等綠色清潔新能源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未來,新能源領域“風光”無限好。
光伏展館 余濤 攝
CWP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以“風能的數字化時代”為主題,共設置和舉辦包括企業家論壇在內的共十余場主題論壇、市場論壇和技術論壇,邀請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100多位頂尖專家、企業家以及政策制訂者,探討在中國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如何著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如何從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發展思路,轉向清潔無污染的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如何以能源互聯網發展和新一輪電改為契機,建立適應于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機制和體制等。
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Steve Sawyer在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是全球風電最主要的增長極》的主旨演講。他講到:通過對比全球前十的總裝機容量,可以看到中國、美國巴西也是漸漸的開始進入到前十的行列,還有印度也是在增長,2006年3.3%現在已經漲了34.7%,我們再看一下年度的新增容量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國仍然是排名第一。風電發展中,技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力,未來技術的變革會持續加強,期待中國能在這一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出席CWP2017時表示:風電在新能源當中需要率先擺脫社會補貼,必須盡快的把風電的成本降下來,把價格降下來。風電發展要給社會作出貢獻,這樣才是真正追求發展的目標。
PVCEC2017光伏大會暨展覽會以“光伏引領綠色生活”為主題,邀請國內外行業精英,觀產業,琢研發,謀市場,享技術,針對行業熱點,舉辦十余場權威的主題論壇,內容涵蓋產品研發、綠證制度、能源互聯網、產業投融資、戶用光伏等諸多領域的議題進行深入研討,形成推動產業和社會前進的智慧合力。同期舉行的光伏展覽吸引了天合光能、協鑫、阿特斯、華為、英利、樂葉光伏、晶澳、科諾偉業、陽光電源、南玻、榮德、晶科、中航綠能、固德威、人民電器等136家知名企業參展,為觀眾帶來包括光伏組件、材料及零部件、開發商、技術服務、金融、能源互聯網、太陽能汽車、綠色建筑在內的光伏全產業鏈。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出席PVCEC2017時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統籌完善光伏補貼政策,通盤考慮補貼逐步下調機制,合理規劃光伏裝機發展步伐,妥善應對國際貿易糾紛等。他指出,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光伏生產規模和應用市場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工藝技術進步明顯,多晶硅提純技術日趨成熟,太陽能晶硅電池轉換效率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多次打破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產業配套體系逐步完善,光伏設備、原輔材等配套環節基本實現進口替代,光伏產業標準體系不斷完善,產品檢測認證體系逐步建立;國際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產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企業在海外近20個國家建立制造工廠,產品出口至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和清潔能源應用作出巨大貢獻。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出席PVCEC2017時表示:目前距離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15%的發展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棄風棄光問題仍然嚴峻,補貼機制仍有待優化,高端裝備和關鍵技術亟待突破。應健全光伏行業管理制度,將盡快制定出臺光伏扶貧,光伏領跑的計劃,分布式光伏發電等管理辦法,實現光伏發電規范化、制度化管理。
近年來,我國把以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等為代表的綠色能源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扶持、大力開發,綠色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例持續顯著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6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38億千瓦,1.54億千瓦,1.02億千瓦和1330萬千瓦,均居世界首位。可再生綠色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重要供應方式,在推動我國能源戰略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今時代,人類經歷過薪火時代、化石能源時代之后,已經迎來了風能、光能等綠色新能源開發與應用的新時代。新能源的應用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一種潮流、一種時尚和文化。可以預見,先進的理念結合創新的技術,綠色新能源的明天定會更上一層樓,“風光”無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