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學習任務群”的概念,18個“學習任務群”貫穿必修、選修教材,涵蓋了新課標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和內容,以學生自主、合作、體驗探究性為主要學習方式,從根本上體現出學生學習語文的途徑,將引領高中語文教育教學的改革,徹底改變題海戰術、滿堂灌的講解教學模式。
現行高中語文必修與選修教材選文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要在教材選文基礎上對閱讀文本作必要的補充、延伸、拓展,以鞏固深化學生的閱讀認知。而群文閱讀正是達成這一教學目的的重要教學策略。群文閱讀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實施群文閱讀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讀寫技能的全面提升,也能夠促進教師課程開發與設計意識及能力的增強。
目前語文教學的課堂依然以傳統的單篇閱讀教學為主要形式,它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和以課堂為中心,注重對一篇文章進行精讀深究的教學方式。教師一篇一篇地教,學生一篇一篇地學。文本的選擇在經過專家的修改、調整和審查之后,文本結構和表現手法都比較單一。教師在課堂上會更在乎文本的意義,更注重挖掘知識性的東西并讓學生記憶掌握,更加傾向于認同尋究作者在文本中主要闡述的觀點和思想感情。這種單篇閱讀的教學指導思想,以知識教學為主線,以提高成績為目的,未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習性,導致教師教得很吃力,學生學得很被動,違背了教育的常識性規律。
傳統單篇閱讀教學在高中閱讀教學中所占地位并不是表明語文教學只有“華山一條路”,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更多地表現在課后習題 “研討與練習”中。如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單元《柳永詞兩首》一課的課后就有這樣的“研討與練習”:“《雨霖鈴》抒寫的是離別之苦,古代詩詞中表達這種情感的作品很多。不過,同是寫離別,情調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之別,有‘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凄苦之別……請你從讀過的詩詞中再找出一些來,略加分類后抄錄下來,并就其中一首寫一篇賞析短文。”……這樣的“研討與練習”稍微改動,便可分別以“別離的笙簫”“東坡的赤壁”為議題組文構成群文閱讀文本。再比如人教版《外國小說欣賞》的幾個主題:“敘述、場景、主題、人物、情節、結構、情感、虛構”等,就符合群文閱讀以“手法”為中心的議題范疇。
1.教師要具備核心素養意識,轉變教育觀念。群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自身素質,擁有對文本較強的解讀能力,對同一議題內容的綜合能力以及拓展能力,靈活地運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新時代,外部環境的變化要求教師應適應順應,在工作中持續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切實提高教學素養,有意識地在核心素養的觀照下開展研究與教學,不僅僅在語言方面,思維、審美、文化層面更要挑戰自己認知的“天花板”,敢于突破自己熟悉的、常態化的教學模式,跟上課程改革發展的步伐。
2.“議題”選擇要符合學科核心素養。群文閱讀中的“議題”看似很寬泛,但是如果忽略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本質,任意而為,會出現“泛語文化”的問題。此問題解決之道,就在于“核心素養”上,“議題”的設計與選擇必須遵循語文學科自身的規律,在核心素養的觀照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和一樣,也不能和H+大量共存,那么能不能和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呢。這就要分析的性質,實際上存在和不一樣的地方,它在水溶液中,電離出H+的程度大于其水解的程度,而使溶液呈現酸性,卻是水解的程度大于其電離出H+的程度而呈現堿性,故和是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如下:
(1)議題的設計立足教材不等于死扣教材,因為教材都是專家精心設計選編的,是最符合課程標準的,我們在使用時,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打通教材內外鏈接。
(2)議題的設計要有相對獨立性與連貫統整性。獨立性在于每一個議題,都是一個個小的知識點,是核心素養的一個個小落實點,所有的問題設計都指向歸結為議題。但要著眼于高中三年的整體規劃,有層次,有序列地開發議題,注重連貫整體性。
本系統采用MySQL數據庫作為數據保存和管理工具。MySQL是一個多用戶、多線程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將數據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表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增加了存取速度并提高了靈活性。
(3)議題的設計還應具有開放性與綜合性。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學科本身與教材,思維的發展,審美能力的提高,文化的傳承,語文不能獨擔此重任,應向外延適當拓展延伸。
回顧北京印刷業40年的歷程,當我們對告別“鉛與火”,走進“光與電”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的時候,北京和國內印刷發達地區一樣,進入了印刷業的“0和1”時代,即數字技術時代。雖然只有40年,但如果我們用滄海桑田來形容北京印刷業的發展和變化,也不為過:這個行業聚集了現代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精華,是值得業內同仁驕傲和自豪的行業。
總之,高中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單元整合的結構化教學,它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從教材單元主題與課文屬性及其相互聯系的角度來精心選擇文質兼優的文本,構建有機聯系且能發揮不同功用的文本集群,還要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聚焦教材課文與拓展選文的相互聯系,以系統的眼光按照“主題——探究——表達”的單元教學設計理念,組織“探究”“表現”“交流”的閱讀活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