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潮涌而至
3月6日晚間,又一份“10轉10”分配預案出爐,雪迪龍(002658)宣布實際控制人提議2012年年報“10轉10派1.6元(含稅)”。雖說進入3月,單日出現“10轉增10”分配預案的數量有所減少,但仍不斷有新的冒出。
此前的2月28日,高樂股份(002348.SZ)、恒信移動(300081.SZ)等11家公司曾集中推出“10轉增10”高送轉,密集程度曾讓整個A股市場都不禁為之一震。
信息顯示,2013年,上市公司高送轉較前兩年明顯增多,且出手更加大方,不少投資者戲言說,“如今”10轉送10“已是高送轉標配,低于這個標準的就不算高送轉”。
據記者統計,2011年度,A股上市公司推出“10轉增10”及以上分配方案的有162家,占比不到10%。但截至2013年3月6日,已披露2012年分配預案及公布實施的219家上市公司中,“10轉增10”及以上的公司達71家,占比超過3成。
2012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并未出現大幅增長,而二級市場也跌跌不休。這種情況下,“高送轉”緣何密集?
諸多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與市場大環境有關,誰也不甘落后;最根本因素則是為滿足利益鏈條上各方的需要。
“投資者都明白,轉增股本只是股東權益的結構調整,一項資本”游戲“,并非真金白銀的分紅,沒有帶來真正的實惠。它的好處主要體現在概念炒作帶來的股價上漲。正因如此,對于這個可以投機獲利的機會,包括公司、大股東及投資者在內,費盡心機、樂此不疲,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觸碰內幕交易監管紅線”,28日,私募人士邢少羽如是說。
競相推出背后存有玄機
事實上,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轉除正常的分紅、擴股外,更多的,動機并不簡單。
就上市公司而言,有的是為再融資拉高股價,誘惑各類投資者認購;有的是為此前參加定增被套的機構創造解套和獲利的機會;有的是為大股東、高管所持限售股解禁后創造解套或獲利機會……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想獲得再融資資格,須滿足“最近3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3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辈贿^,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都對高送轉感興趣。
保稅科技(600794.SH)被質疑其高送轉有利益輸送嫌疑。1月12日,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情況暨股本變動的公告,該股上市以來幾未實施過高送轉,同時大方捧出“10轉10股派2.1元(含稅)”的誘人預案,隨后,股價應聲迎來兩個漲停。以該股定增價9.85元/股計算,至28日收盤,獲利逾70%。事實上,去年12月8日公告定增預案獲批以來,保稅科技就一路大漲,高送轉預案發布兩日后,漲勢即剎車,應了利好出盡是利空的股諺。
日前,賽為智能(300044.SZ)也因高送轉,被指動機不純成為眾矢之的。1月25日推出“10轉12股派1元(含稅)”的分配預案,在目前力度是最大的。去年12月初開始,該股在高送轉預期下,最高漲幅超過140%。然而,洶涌漲勢中,7位高管套現2億多元。
1月12日,湘鄂情(002306.SZ)披露高送轉預案,3日后大股東宣布將減持至多25%的股份。
去年2月份大牛股樂通股份(002319.SZ),今年1月14日推出高送轉預案,股價繼續上漲約50%,此后,控股股東新疆智明股權投資公司開始大舉減持。同時,私募大佬徐翔或借機拉抬股價為認購的定增股“護航”跡象若隱若現。
行情炒作機構游資接力
2013年,高送轉行情的炒作較前兩年明顯升溫。2012年底,市場剛回暖急缺題材,加上中小盤股進入反彈周期,高送轉概念股如沐春風,上演了一番“預期”炒作。如今,隨著預案的逐次披露,市場又進入搶權炒作。
“公募基金等機構一般選擇在每年四季度進駐業績有增長且存有高送轉預期的個股,若是高送轉預案發布前后,股價達到預定目標,則會及時斬倉”,2月28日,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據他透露,上市公司推出分配預案常會征求重倉機構的意見,對于股價缺少上漲動力的個股,機構會提出“高送轉”建議。例如1月15日,賽為智能的交易信息顯示,公司發布高送轉預案當天,有兩家機構席位大舉賣出。從持股情況看,很可能是寶盈系基金。
歷年來的高送轉行情中,游資都是弄潮主體,且不乏利用內幕提前介入,披露后高位出貨的獲利方式。去年9月,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曾表示,高送轉已成內幕交易案件高發區。
日前,有市場人士認為,聯創節能(300343.SZ)是典型案例,該股具有明顯的高送轉潛力,但最終“一毛不拔”,因為如果高送轉,很可能因此前翻倍的漲幅招致涉嫌內幕交易的麻煩?!胺凑蓛r大漲的目的達到,推不推有何區別?”
28日,私募操盤手于建明告訴記者,目前,游資對高送轉的炒作又有了新戰法,“見光死”有所延后。例“10轉10股派1元”的大立科技(002214.SZ),公告當日確有大資金出貨跡象,但隨后又出現新的游資接力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