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強調:一二年級不抓好這4件事,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大量事實證明:一二年級差距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學習就該從小抓起,從一二年級開始,抓好這四個方面,比考高分還重要。
1
抓好拼音識字
荀子在《勸學》中寫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學拼音、識漢字就是跬步、小流的積累,千里、江海的開端。
小學知識還是以基礎為主,從小打好基礎,孩子受益無窮。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對低年級語文學習提出了這幾點要求:
1.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
2.能用適當的方法理解重點詞句,培養一定的語感。
3.積累語言,能運用豐富的詞匯表情達意。
4.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如查字典等。
學在課堂,功在課外。學好語文不能只靠上課,還要在平時下苦功夫。
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家長要在課后幫助孩子鞏固與提高。
首先,在生活中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鼓勵孩子積極觀察生活,遇到不會的字詞要多問多學。
利用好每次認識新字新詞的機會,主動學習,把學習融入到生活中。
其次,講普通話,寫規范字。
平時要多說普通話,堅持寫規范字,關注拼音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家長也要隨時糾正孩子的發音,做到平時多用功,考試不吃力。
2
抓好寫字姿勢
影響成績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寫字。
現在電腦閱卷已經十分普遍,有些地方甚至從小學開始就通過電腦改卷。
被電腦掃描的試卷,字跡變得模糊,潦草的字跡更加難以辨認。
寫字潦草對孩子的影響顯而易見,抓好孩子的寫字,必須從小開始。
第一、寫字前提醒孩子。
每次孩子寫作業前,最好強調一遍寫字規范。
只有一再強調正確規范的寫字姿勢,他們才會牢記心中。 寫字姿勢很重要,頭正身直要坐好。
兩臂桌面左右開,小腿垂直腳平擺。
眼睛離紙一尺遠,胸距桌邊遠一拳。
手離筆尖約一寸,不松不緊掌空心。
第二、平時也要加強監督。
養成習慣需要長期的堅持,平時一定要多監督,多糾正。
寫字姿勢是否正確,甚至影響到孩子的視力以身體發育。
第三、把寫字與練字結合起來。
把練字和平時寫字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拿筆的每時每刻。
習慣的養成應該貫穿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才能記得更加牢固。
3
抓好學習習慣
教育界流傳一句十分中肯的話:一年級時狠抓孩子1個月,比六年級盯一整年更有用!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就是提前給孩子鋪一條更好走的路!
養成習慣需要從孩子小時候抓起,更需要家長的全力陪伴。
○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很多孩子成績差不是因為笨,而是上課不留心聽,作業不好好寫。
在家里學習的時候,要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里只做一件事。
不要跑來跑去,不要問這問那,必須全神貫注完成作業。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如果總是守著孩子學習,孩子就會產生依賴性。
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獨立的空間,讓他學會獨立學習。
○珍惜時間的習慣。
近八成的孩子因為“喜歡分神,磨蹭”導致作業做不完、睡眠不足,最后影響成績!
時間管理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也要從小抓起。
○認真仔細不馬虎的習慣。
每一堂課都要認真聽,每一次作業都要仔細完成,每一道題目都要專注對待。
要讓孩子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
○課外閱讀的習慣。
通過海量閱讀,涉獵百科,博覽群書,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強大的自我發展能力。
4
抓好行為規范
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培養孩子良好的禮儀與規矩十分重要。
對于6-12歲的孩子來說,小學階段不僅要緊抓基礎知識,還要抓好行為規范。
孩子的行為,會直接影響今后的學習與發展。
作為奠基鋪路人的老師與家長,更應該重視孩子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
在學校里:
見到老師要問好,尊敬師長,和同學友好相處;
上課認真聽講,邊聽邊思考,踴躍發言;
下課后要充分休息,講文明,守秩序,懂禮讓;
愛護校園環境,不追逐打鬧,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
書包要整潔,桌椅抽屜要整潔,學習用品放整齊。
在家里:
學會穿衣穿襪,穿鞋,漱口,刷牙洗澡,洗臉洗腳;
獨立完成作業,及時檢查與復習,保證作業質量;
收拾好課本、作業和學習用具,學會整理書包;
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倒垃圾、洗碗洗衣;
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學會有禮貌地招待客人。
在校要做一個好學生,在家要做一個小主人,自小培養孩子的“主人翁”責任感。
孩子良好的行為規范應該從小抓起,并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自小養成的好習慣,會伴隨一生,受益無窮。
好習慣,才是支撐一個孩子走得更遠的根本,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家長和老師的責任所在。
讓我們一起攜手,從小開始狠抓這4個方面!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