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課程標準》的前言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碑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實驗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環節,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的改革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合作學習便成為廣大教學研究人員和教師研究的重點對象。因此,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對于智慧發展來說,兒童之間的合作十分重要。在合作學習討論的爭辯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呈開放狀態,不同程度的思維相互碰撞,往往會引發創造的火花,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同時,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進行廣泛的交流,正確的、錯誤的、全面的、片面的、簡單的、復雜的各種認識差異都展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各種認識矛盾的交鋒中集中正確意見,選擇最佳思路,總結一般規律,這個過程是學生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獲得知識,而且發展了思維,并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合作意識的培養??梢圆捎玫氖撬娜嘶蚨诵〗M交流與合作。在教學中,經常設置小組合作或交流的教學環節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讓孩子知道合作的意義,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完整、清楚),在交流時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能力(做到謙虛、尊敬別人),在遇到和自己有不同的想法時敢于大膽質疑。尤其在解決問題時,設置讓學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解決的”“或者你打算怎么解決”“你有和他不一的解決方法嗎?”這樣極大的激發孩子積極的探索與思考,并獲得與同伴分享成果的喜悅。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幫助了學習較困難的孩子。因此設置合作學習能更好的完成任務,同時也讓孩子體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