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米媽媽
由于便秘引起的排便困難常常令寶寶痛苦難言且哭鬧不安,寶寶便秘該怎么辦?父母又該如何做才能有效防止寶寶便秘呢
寶寶排便間隔時間長就是便秘嗎?
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一天沒大便就是便秘了,事實上,便秘不是以排便間隔時間為標準,而是以大便干結、排便費勁為依據。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排便習慣,只要寶寶不感到排便困難,并且精神狀態良好,媽媽們就不需要太擔心。
便秘與攢肚的區別:
大便干結和排便費勁稱為便秘。便秘的嬰兒會經常哭鬧,進食不佳。
攢肚的孩子雖然排便間隔時間長,但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不干,是正常的黃色香蕉狀軟便,無硬結等。攢肚的嬰兒進食正常,精神愉悅。
大多數嬰幼兒每天排便1~2次,但也有的嬰兒一兩天,甚至3~6天排便一次;還有每天排便3~5次。出生3~6周后,有些吃母乳的嬰兒甚至一周才大便一次,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母乳在嬰兒的消化系統里留下的固體殘渣很少。只要糞便仍然是軟的,而且孩子各方面都正常,體重穩定增長,定時吃奶,精神狀態良好就不必擔憂。
寶寶便秘6大原因:
1. 配方奶喂養引起便秘的原因包括:
奶粉兌水時,相對過稠;
配方奶中已添加了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鈣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D等維生素。若家長額外補充,就會造成腸道內不能被吸收的鈣等礦物質與脂肪酸結合形成鈣皂,容易引起便秘;
牛奶蛋白不耐受等。
2. 食物過于精細,飲食結構不合理
寶寶飲食加工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容易導致便秘;
高蛋白或者高淀粉類攝入過多,包括蔬菜里的塊莖類(土豆、紅薯等)、精白米、面條、饅頭、面包、蛋糕等,容易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而影響發酵,進而使大便干燥致便秘;
飲食量不足時,由于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喝水太少。
3. 排便不規律
由于排便排便時間不規律且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有排便的感覺,但由于貪玩或其他事情干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抑制便意,時間一長,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于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干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4. 寶寶缺乏運動,平時活動少,久坐等
5. 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
有少數的寶寶是由于先天性疾病導致的便秘,如:乙狀結腸冗長、腸狹窄、腸梗阻、直腸或肝門狹窄、先天性幽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巨結腸等。
6. 精神因素
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寶寶出現便秘現象,如生活環境的改變,或者因肛周病變(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懼怕排便,這些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短期的便秘。
便秘了怎么辦?
1、配方粉喂養出現便秘,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糾正:
注意配方粉調兌方式,先加水后添粉,且粉和水的比例要與奶罐說明相符,切記粉多水少;
咨詢醫生后,添加活性益生菌,乳酸桿菌LGG和乳雙歧桿菌BB12,或茯苓雙歧等。
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或咨詢醫生后服用乳果糖口服液、小麥纖維素制劑等;
更換其他配方粉。
2、均衡膳食
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雜糧以及各種水果蔬菜都應該均衡攝入,4~6個月以前還沒添加輔食的寶寶發生便秘,可以喝些果汁或菜汁,已經添加輔食的小寶寶則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1歲以上的幼兒,可以增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和蔬菜:比如紅薯、南瓜、芹菜等,以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暢排便。另外還要增加飲水量。
3、定時排便
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嬰幼兒可以訓練飯后半小時坐便盆,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堅持10分鐘,孩子坐便盆時避免逗引,以免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4、腹部按摩及增加活動量
媽媽可用手掌在寶寶臍周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次15分鐘,每天1~2次,以加強腸蠕動,促進排便。并且也有助于寶寶消化。
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對于還不能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把寶寶長時間放在搖籃里。
5、必要時可以使用開塞露
使用開塞露時注意以下幾點步驟:
選用兒童劑量開塞露;在開塞露藥物頸部開口處涂些橄欖油;在孩子肛門附近涂些橄欖油;將開塞露藥物的頸部管口修光滑,然后輕輕加壓劃入肛門進入直腸;擠入藥液;拔出開塞露頸部后,用手夾住肛門,保持數分鐘;或者囑咐寶寶要盡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排便,以使藥液充分發揮刺激腸道蠕動、軟化大便的作用,達到最佳通便效果;協助孩子排空干燥大便。
6、甘油栓法
將手洗干凈,然后將圓錐形甘油栓的包裝紙打開,緩緩塞入寶寶肛門,盡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7、肥皂條法
洗凈雙手,將肥皂削成約3厘米、鉛筆粗細的圓錐形肥皂條,先用少許水將肥皂條潤濕后,再緩緩插入寶寶肛門內。同樣盡量讓肥皂條在肛門內多停留一會兒,以達到充分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
寶媽們注意,以上開塞露、甘油栓、肥皂條只能救急時使用,不是常規排便的先奏曲。要從根本上解決寶寶的便秘問題,可以參考以上1—4條。服用任何類型的非處方緩瀉藥或軟便劑等,請先咨詢兒科醫生,不可擅自用藥。
寶寶便秘,以致出現肛裂,大便帶血怎么辦?
大便內混有血液,說明腸道有損傷,與腸道過敏、感染等有關;若血液與大便分離,鮮血附著于大便周圍,則多是肛裂所致。
若有肛裂,應堅持用溫黃連素水浸泡或濕敷局部,再使用紅霉素等藥膏涂抹于小裂口處。每次排便前,肛裂部位也要涂抗生素軟膏,增加潤滑。
寶寶添加輔食以后,大便變稠或者排便間隔時間變長都是正常現象,寶媽們不用太過焦慮。糯米媽媽知道這很難做到,糯米攢肚的時候,糯米媽也是急地不要不要的!平時合理均衡飲食,帶寶寶多運動、多喝水,預防便秘,寶寶少受罪,媽咪少擔心。
參考資料:《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回復數字閱讀以下文章
糯米媽媽 微信公眾號:nuomi-baoma
二胎專題
【回復17】二胎這個奢侈品,你“買”的起嗎?
【回復18】生育二娃,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回復19】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大齡媽媽如何安全生產?
睡眠專題
【回復11】寶寶需要睡多久?你的孩子睡眠真的充足嗎?
【回復07】寶寶睡前儀式,被忽略的睡眠魔法
【回復06】準爸媽必知!保障寶寶睡眠安全的十大注意事項
疾病護理專題
【回復01】寶寶便秘詳解,新手爸媽必讀!
【回復02】秋季腹瀉高發期,怎樣守護寶寶的腸道安全?
【回復03】秋冬季節,媽媽為寶寶全面防秋燥攻略
辣媽專題
【回復13】我為什么要去美國生孩子
【回復14】赴美生子必須要知道的事!孩子后續的教育、生活你都考慮到了嗎?
【回復15】生完孩子的前兩年,是女人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候
【回復12】食品營養標簽全解析,全能寶媽們僅需1分鐘新技能get起來!
【回復09】0-36個月嬰幼兒大運動、精細動作、身高體重、語言和交流能力國際發展標準
【回復04】辣媽小S產后月子餐做法大全
孕產哺乳專題
【回復05】美國兒科學會幫您解決母乳喂養過程中的九大困惑
【回復08】科學斷奶篇:我與寶寶的第二次分離
親子早教專題
【回復16】心理營養沒有被滿足的孩子,他們將用一生去尋覓(0-7歲心理營養指南)
【回復10】這些親子活動不花錢,卻是最好的陪伴
本文為糯米媽媽原創
微信公眾號:nuomi-baoma
轉載及投稿請聯系 yuerkepu@126.com
分享給朋友,就是對糯米媽媽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