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紐約設計周,由11個來自不同國家的設計師公司或品牌,推出了32件作品,這個名為家具烏托邦的展覽,重新詮釋美國300年前的夏克(Shaker)流派家具,成為這次紐約設計周最受矚目的展覽之一。
其實,日光底下無新鮮事,夏克家具的流行,正呼應著當代的新工匠(New Craftsmanship)精神。
何謂夏克家具呢?
1747年創立于英國的夏克(Shaker),是基督教的一派,屬貴格會(Quakers)的一個分支,主要人物Mother Ann Lee,她于1774年加入教派,并隨教派成員一同移居美國。
夏克(Shaker)教派實施公有制,強調共同所有、男女平等和禁欲,講求形式簡單樸素無華,任何事物滿足其使用目的,即可稱之為完美。
夏克教派的信眾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建立經濟組織,制作并出售許多物品,以與外部交換所需,其所制造的家具富寓其宗教特色,自成一格,稱為夏克家具(Shaker furniture)。
夏克(Shaker)流派追求一種自我完善、盡善盡美的思想境界,卻又認為:所有的單個事物都應透過簡單的設計有效地達到它的目的,并作為整體的一部份與周圍物體的秩序達成協調。
夏克流派的設計認為最好的設計,不在于其意義或目的,而在于它的應用,因此,當一個物體完美地適應其預定的用途時,它的形式才是理想的。
夏克(Shaker)流派大部分成員來自于平凡的手工業勞動者,所提倡家具制作的簡約、純凈。與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的輕松、簡便的生活方式有同工異曲之妙。
由于屛棄了沒有實用價值浮夸的裝飾,并在符合機能的經濟考慮下制作家具,夏克(Shaker)流派所使用的材料與結構都是以簡單、干凈、純凈為最重要的因素。而簡約被認為是純凈的最重要的一種本質。
所有的零件都被減少到最低限度,例如椅柱的直徑很少超過一英吋的,椅腿越來越細;旋轉形車木工藝只出現在功能的目的上;鳩尾榫暴露在外,剔除精美薄板、鑲嵌,讓木材的本色之美裸露無遺。
所有的家具表面盡可能制作得光滑,所有部件都盡可能制作得完美。
〝無論流行什么,都要求簡單和樸素……,沒有多余的裝飾,不要在它的良好質量和耐久性上增加任何東西〞。
這次所展示年輕下一代重新詮釋夏克(Shaker)流派的作品,嘗試回歸的就是這個精神。
此次紐約設計周重新把有200年歷史的夏克流派家具放上了重要的展覽舞臺,200年的資本主義、重商主義,用金錢來思考物品以及一切的價值,人類為了獲取金錢制造出許多無用的物品,甚至污染了生存的環境,最終連腳下的土地、水源,天空的藍天白云與清潔的空氣都犧牲了。
粗制濫造的物品被丟棄在垃圾場,而垃圾場四處污染我們以及下一代的生存環境。
是時候我們需要重新檢討人類這段錯誤的價值體系了。
中國正在推動工匠精神,揚棄那些虛華的表面裝飾,重新從功能與實用的角度,完美的把物品的本質發揮出來,夏克理念的設計正在流行,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時代性的運動。
文:轉轉會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