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養老這件事越來越認真了。
隨著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子女生活工作愈加繁忙,家庭養老越來越難滿足人們對養老的品質需求。
日本比我國早幾十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他們對老齡化問題的探索十分成熟,養老產業鏈完整,養老服務體系完備,養老院堪稱老年度假勝地。
那么,
日本的養老院到底好在哪里?
中國的養老院真的差很多嗎?
一個優秀的養老院會有哪些細節設計?
本文就通過實地調研成果,來為大家解答這三個問題。
說起日本的養老院,首先要先說說日本的養老制度。
幾十年前,日本也是靠家庭贍養老人。然而,隨著日本人均壽命的延長、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只靠家人已無法滿足老人看護的需要,養老院成為了很多日本老人的最優選擇。
但是,日本的養老院費用高昂,不但需要繳納每個月約50萬日元的月服務費(約合人民幣2-3萬元,不含生活費),還有入住即需繳納的入住費500-1000萬日元(合人民幣25-50萬元)。
面對高昂的養老服務費,日本建立了養老保險制度,使老人能夠得到應得的看護服務。
1997年,日本頒布了《看護保險法》;到2000年,日本開始正式實施“看護保險制度”。從此,日本從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進入了社會化養老方式:國民支付看護保險費,老人享受養老看護服務。
也就是說,當你成為需要看護的高齡者,你只需要自費10%的費用,就可以享受養老看護的服務。
△日本養老看護服務制度說明
日本老人的看護保險服務包括很多形式的內容,包括上門看護和入住養老機構的看護。
40歲以上的日本國民都有義務加入看護保險,繳納看護保險費;而65歲以上的需要看護者,或40-64歲因疾病需要的看護者,都可以享受由保險支付90%的看護服務。看護期間的伙食費、住宿費(水電費)、日常生活費則個人自行負擔。
△日本養老看護費用說明
在良好看護制度的保障之下,日本養老機構繁榮發展,持續精進自己的配置與服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家:
1.禮愛(最早進入中國的養老機構)
2.日醫(創立于1968年,日本排名第一的養老服務公司)
3.三鷹ロイヤルの丘(隸屬于“醫療法人啟仁會”,可針對需要醫療或者特別護理的老人)
我們通過一次實地考察,從規模、設施配置、適老化設計和費用幾個方面,來看看這些養老機構到底好在哪?
1.1 規模與類型
這三家機構服務對象略有不同,但基本都選址在東京市郊的位置,距離市中心7-17公里。
△三家機構的地理位置
從這三家的規模來看,禮愛規模最小,服務對象僅限于自立老人;而日醫與三鷹規模較大,其設備與醫護能夠達到照顧需介護老人的能力。
但總的來說,居住于這三家養老機構,每個老人不僅能獨享面積約20平左右的單間設施,還能夠享受到大概1:2的看護條件(一位看護人員照顧2位老人)。同時,在日醫與三鷹,老年夫妻還能入住面積更大配置更高級的夫婦間。
△三家機構規模對比
1.2 設施配置
建筑平面與功能布局
三家機構在建筑設計上基本都采用了圍合式布局,服務設施位于建筑中央,房間環繞服務設施沿外圍布置,每層分區集中管理。這樣布局的好處是可以提高服務效率,看護人員能夠更有效地察覺老人需求并提供服務。
△三家機構的平面布局
在功能配置上,這些優質的養老機構不再是僅僅提供一張床位。諸如日醫、三鷹這種專門針對需介乎老人的機構,其功能配置相對簡單,除了提供日常生活的家具、醫護設置,還配備了幫助老人恢復的機能訓練室。
而針對自立老人客群的禮愛養老,其功能配置極盡豐富,包括溫泉浴場、KTV、按摩沐足區等,能夠滿足老人各類生活精神需求,使老人在這里度過一個快樂充實的晚年。(吃喝玩樂,想想都開心呢)
△三家機構的功能配置
禮愛: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日醫: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三鷹ロイヤルの丘: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3 適老化設計
在功能配置之外,適老化設計是養老機構設計的一大重點。日本養老機構在室內設計上十分注重適老化的細節設計,無論是材料選擇、色彩搭配、燈光設置這些直觀感受,還是扶手配置、衛生間配置這些功能性的設計,都體現了細致入微的考量。
室內裝修風格
在室內裝修方面,材料選擇相對簡單,使用大面積的墻紙及PVC吸塑板作為墻身主要材料,色調偏暖,材料色調較淺,營造溫馨的氛圍,也防止反光強烈的材料對老人視覺上的影響。
燈光柔和,幾乎不使用射燈,公共區域燈光照度高、明亮,戶內照度適中、滿足日常使用。
△現代簡潔的設計風格
天花與墻身
天花顏色非純白,與墻身色調接近,淡米黃色,以營造溫馨的感覺。
非承重墻外幾乎都是輕質隔墻,透氣性較好,墻紙可大面積使用而不發霉。木飾面也采用裝配式的PVC免漆吸塑板,美觀而且耐用。
△餐廳
地面
干區地面鋪貼基本以地膠、方塊毯或木地板為主。
日本不同于國內,在公共部分人流較多的地方并沒有采用磚材或石材,這跟日本人進入室內需要換鞋的習慣有關。
地膠的拼花不僅是裝飾作用,還具有標示作用——不同區域的拼花圖案不同,以區分不同的區域。
△木地板鋪裝
移門與助力扶手
日本養老院的門的設計也很有講究。移門集成度高,門板、五金及墻體內骨架均為成品,品質感較高。在日醫機構,移門采用了抗倍特板作為門板材料,保證了耐用程度。
助力扶手的設置區域覆蓋老人活動所有區域,且連續安裝,高度約700mm。而入戶門處則安裝了豎向扶手作為老人的助力點。
△門上與走廊的助力扶手
公共洗浴、洗手間
濕區天花為鋁扣板、墻身與地面為防滑磚,地面去水溝做法巧妙,下沉約100mm作為暗排水,既能保證去水速度,去水溝蓋板可以拆卸方便清洗。
在公共洗浴區里,還設需有足夠的專用暖風機,功率足夠大,保證了老人洗浴的舒適。
△帶有浴缸的淋浴間(日本人很喜歡泡溫泉)
洗手臺
公區及戶內的洗手臺下方可以完全滿足坐輪椅時使用,并帶有扶手。房間內的扶手與洗手盆結合在一起設計,而公共區域洗手臺帶有明裝式扶手。
△洗手池均帶有助力扶手
戶門觀察窗
每個房間的門上都設有磨砂玻璃的觀察窗口,既能保障老人的隱私,也能觀察到老人在戶內活動的情況,保證在不打擾老人的同時及時關注。
△磨砂玻璃觀察窗
1.4 費用
由于這三家養老院提供了極佳的配置與看護服務,其收費也相對較高,主要由入住金(一次性支付) 每月費用構成。每個項目的平均月度服務費在2.5萬人民幣/月。不過符合條件的老人可以通過保險少付費來享受優渥的養老條件。
看到了日本養老院的諸多好處,國內興起了去日本養老的老年團。但是去鄰國養老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老人不僅會面臨文化與語言不同的沖擊,同時需要承擔高昂的養老費用。
那么,我國現在養老院的發展如何?真的都很差嗎?是否存在能夠與日本媲美的養老產品,能夠實現不去日本也能好好養老的美好愿望呢?
說到我國的養老院,同樣離不開我國的養老政策。
2018年,面對我國愈加嚴峻的老齡化趨勢,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養老改革政策,全面放開養老市場,加大對養老產業的扶持。
2018年7月,國務院決定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等17項行政許可事項; 8月國務院提出取消和減少阻礙民間投資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的附加條件。這些政策大力放寬了養老機構的設立門檻,鼓勵有效的市場競爭。
同時,人社部聯合相關部委積極探索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工作——“三支柱”養老保險模式為當今各國養老體系改革的主流選擇,這三個支柱就是:
1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2 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年金)
3 個人儲蓄性商業養老保險制度
第三種,個人儲蓄性商業養老保險制度,不但促進了企業積極開展養老業務,更能分擔老人們養老的經濟壓力。
于是,各大醫療機構、保險機構、地產企業紛紛進入養老產業,探索養老產品。
如今,全國已建起多個地產旗下的養老機構,如保利和熹會、萬科隨園嘉樹、龍湖椿山萬樹、同仁堂粹和康養、前海人壽幸福之家等。
保利早已在2010年便開始關注養老問題,組建了專業化的養老產業團隊,專門針對老年人需求進行研究分析,在全國各地建立并運營了數家“和熹會”高端養老機構。
下面,我們以2017年投入使用的成都保利和熹會老年公寓為例,看看其在規模、設施配置、適老化設計、看護服務和費用幾個方面表現如何?
2.1 規模
成都和熹會老年公寓位于成都環城生態帶的生態濕地板塊,占地約6000㎡,生態環境十分宜居。在公寓南邊為生態綠地,配有老年人教學道、廣場、活動器械、花卉種植園;公寓西邊臨近小區商業,可滿足老人的多項需求。
和熹會可同時滿足133位老人的入住,有5種房型可供選擇,具備同時照護自理老人與失智老人的能力,老人可獨享面積33-60㎡不等的寬闊單間。
2.2 設施配置
建筑平面與功能布局
建筑采用了“一字型”的布局,以使更多居住房間獲得南向采光。在首層設置大量的公共活動空間,在二層以上排布居住單元,以滿足安靜居住的需求。同時,在每層中央布置照護站,以達到最快響應每個房間老人需求的能力。
公寓一層主要的兩個功能:公寓的公共活動區和日托中心。由于公寓公共活動區面積有限,西南活動區設計為多功能的開放式空間,中午和晚上可以作為餐廳,其余時間可活用為交流、手工、閱覽、棋牌等功能。
△一層平面圖
二層/三層主要功能有自理單/雙人間、VIP套間、照護站、公共活動空間等。走廊比較長,因此有幾段地方加寬,設相談角,盡量弱化長走道的感覺。每戶門口做個性設計,設置郵箱,小黑板,標識牌一體的裝置。
△二、三層平面圖
四層主要功能有護理單/雙人間、VIP套間、高護間、照護站、公共活動空間、失智區等。在失智區的入口前區,設置了照護員工作站,方便照護失智老人。
高護區以單人間為主,設計風格以溫馨簡潔為主,給老人一種“家”感覺。針對失智老人的需求,每個房間門口設置不同的顏色,增加老人認知性記憶,在失智公共區,設置“回”字形路線,加強老人記憶力。
△四層平面圖
△左右滑動看:大堂、活動區域
△走廊
△照護站
在設施配置上,和熹會完全不輸日本頂尖的養老機構。配有機能訓練室、多功能影音室、日間照料中心、理發室等多種功能單位。
在養老院的一層,配備了大量的共享交流活動空間,長者可以在這里廣結好友、聊天打牌、以舞會友、切磋棋藝、并學習書法繪畫等新的技能,體驗豐富的娛樂活動,度過一個充實的晚年。
更具人性關懷的是,和熹會的看護人員了解每一位長者的人生經歷、個人喜好。并運用領先的記憶療法、音樂療法、懷舊療法、感官療法等,幫助老人舒緩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機能訓練室,讓老人可以進行日常健身(廣場舞)或術后康復活動
△專業護理服務空間,一站式解決日常生活需求
△二、三、四層共享活動空間
△“老年大學”學習空間
2.3 適老化設計
室內裝修風格
傳統的國內的養老機構,設計風格多是兩種:一種是高大上的地產風,一種是傳統的養老院風。
為避免讓老人感到:「需要被照顧」,讓老人有更為放松自由的身心。和熹會的設計在材料上選用輕色的木及涂料,使空間顯得明亮,有生氣。
設計色彩與家里的常規色彩相仿,甚至有這高端酒店的感覺,從而讓老年人努力保持年輕的生活狀態。
另外每層選用一個不同的色彩做為點綴,以助記憶樓層,協助老人便利生活的同時讓老人忘掉年紀。
△裝修清新淡雅
臥室設計
床的高度以40cm-50cm為宜,便于老人上下床。對有使用輪椅的老人,床面的高度與輪椅坐面高度齊平。同時選用了軟硬適中的床墊,床邊設置扶手,便于老人起身。
△標準間臥室
椅子和沙發座面高度以老年人上身與大腿能呈垂直角度為宜,避免老人起身困難。家具邊緣做成圓角或加裝防護墊,防止老人碰撞。過道/家具空間的寬度在800mm以上,便于輪椅的移動。
△套間客廳
淋浴間與洗手間
無論是公共淋浴間還是戶內的洗手間,都提供了坐式淋雨凳,適合心臟病及行動不便老人。地面鋪設防滑地磚,前面有多個助力扶手,確保老人的安全。
△防滑坐式淋浴間(公區)
如廁區和洗浴區墻面都安裝了無障礙扶手,扶手位置在距離馬桶15-30cm的墻壁上,可以抬起或放下,以便增強馬桶兩側支力點。提高馬桶高度,方便老人起身。
地面選擇防滑性材料,并且設置報警按鈕,在意外發生時老人能及時的發出求救信號。
△臥室洗手間
△日本洗手間尺度研究(圖片來源網絡)
交通設計
公共行走空間中最為基本的就是連續扶手的安裝,直徑35mm的圓形扶手是最人性化的尺寸,扶手和墻壁的間距=手指直徑*1.5(安全率),約38mm。
墻角處做圓角處理或者采用防撞條,地面則采用腳感柔軟的PVC防滑地面,減少老人意外傷害。
△走廊扶手與墻角防撞條
在樓梯部分,在梯臺臺階設提示條,到達樓梯平臺應設燈光提示。為保證安全,樓梯兩邊均為老人設置扶手。
△樓梯防滑與到達提示設計
引導設計
由于老年人記憶力變弱,在交通顯著的地方設置有明確的導牌,幫助老人記憶空間。
△明確的指示標識
高度設計
設計師關注老人的人體舒適尺度,比如廚房及衛生間臺盆柜的使用高度,完全根據老人人均尺寸來考慮:不用太過彎腰便輕松使用的操作高度在800~850mm,老人站立時取用物品的高度宜離地750~1500mm等。
老人坐輪椅取用物品或按電梯時,高度宜為離地550~1250mm;老人的坐面高度,考慮坐輪椅的老人能輕松的平移到坐具,因此坐面高度與輪椅坐面高度齊平,在450mm的高度。
△老年人取用物品舒適高度尺寸
燈光設計
設計上盡量注意避免眩光,采用“柔和的主燈 間接照明”的方式進行燈光照明,這樣既明亮又避免對老人眼睛的傷害。在燈光設計上需增加照度,長者的普通房間照度需滿足50~250lx,閱讀照明需滿足600~1500lx。另外在設計上需注意避免眩光,采用柔和的燈光設計,采用柔和的主燈 間接照明的方式。
△柔和充足的照度設計
綜上,如果將和熹會和日本三家養老院做直接的對比,可以發現配置上絲毫不差,很多配置甚至更好,而在價格上,遠低于日本。
這樣一看,何必還要忍受語言障礙思鄉之苦,為了優質服務千里迢迢去日本養老呢?
當然,我們做的不僅僅是對標日本,在學習國外現金養老理念的同時,探索適合中國老人養老觀念與習慣的設計,一直使我們努力的方向。
看了這么多養老院,無論是日本還是國內的標桿養老院,都具備貼心細致的適老化設計,將老人當做親人一樣對待。在這里,讓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找到“自立”與“照顧”的平衡,繼續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
最后,希望養老政策日漸完善,適老性設計與老年公寓設計愈加成熟,使長者們足不出戶就能受到專業悉心的照料,度過愉悅的晚年生活。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
保利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 | 保利成都兩河和熹會
項目類型 | 養老機構
項目規模 | 占地面積8700m2,總建面6500m2
床 位 數 | 133張床位
建筑設計 | 上海ua設計
室內設計 | 上海志賀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 | 成都綠茵景觀有限公司
適老設施 | 保利和品
責任編輯:張天翔、衛文魁
徐凱亮、李旭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