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amboo
來源│LOOK(ID:liuxiaobamboo_look)
美到極致是什么樣子?大概就是跨越性別的界限,男性的陽剛和女性的性感糅雜于一體的集大成者。
從前人們對女性的審美定位總是穿著大擺裙繾綣嬌媚的樣子,有個人不滿這種單調的定義,偏偏把男裝搬進了女人的世界。他讓女人穿著西裝打著領結手拿雪茄,用瀟灑不羈的目光看著世人。
這個人就是Yves Saint Laurent先生,在早期女權主義運動盛行的時候,Dior因為他太“過激”開除了他。于是在1967年他就在自己品牌的高定秀場上讓女模特穿上白襯衫、領結、燕尾服和毛呢禮帽,時尚界管這種男性化的女裝叫“吸煙裝 (Le Smoking) ”。
吸煙裝在當時有多盛行呢?看這些當年大熱的好萊塢明星就知道了。
就像之前說過的超短發一樣,雖然現在看起來稀疏平常,但在那個時候女性褲裝是不能在正式場合中出現的。喜歡中性裝扮的德國女星Marlene Dietrich在巴黎旅行時曾被當地的警察局長警告,禁止她穿褲裝在公眾場合露面。
而Yves Saint Laurent的好朋友Nan Kempner有一次穿著YSL套裝進餐廳時,被服務員拒之門外,因為聲稱她的褲裝是“下流而且不得體的”,據說后來Nan直接脫了西裝褲,只穿著西裝外套就走進去了(也是一枚狂拽炫酷的女子)。
在那個女性意識剛剛覺醒的時代,吸煙裝的出現像是一個與男權社會反抗的窗口。你們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沒什么不可以。我覺得這是時尚最好的意義--時代精神文明進步最柔軟也是最強硬的載體。
所以現在的女性大可以自由瀟灑地穿著西服套裝出席各種重要的場合。
美艷的女明星們梳著紋絲不亂的頭發,大方有力地走向舞臺中央,告訴我們有權利追求兩性的平等,女人一樣可以擁有話語權和影響力。
說到這里,推薦大家去看Emma Watson在聯合國做的關于女權主義和性別平等的演講(尤其是男性),因為在一個真正性別平等的社會里,男人和女人一樣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權利。他們不需要永遠讓著女生,不需要獨自承擔最重的社會(&家庭)壓力,不需要永遠堅強和具有攻擊性,可以選擇做真實的哪怕不那么符合所謂的“男性”氣質的自己。
Yves Saint Laurent設計的“吸煙裝”讓女人穿上了男人的衣服,也暗示著女人從此擁有了男性的力量(不是physically而是mentally)。這種力量是讓女人可以獨立自主地與男性平等競爭,平等地追求愛情,而不是在叫囂著“平等”的同時又享受著被“照顧”和“優待”、不承擔風險的“福利”。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在網絡上被鋪天蓋地地轉載之后,我收到好多女生的回復表示解氣。然而我卻覺得女權主義的意義并不是為了給女生解氣,也不是要與男性抗爭。而是給女性以驚醒,消除性別歧視的根源是消除我們自己心中的自我歧視,是對同性更多的寬容理解。
或許是當一個離過婚的女人事業成功有能力撫養孩子,并在離婚一年后在前任祝福下與真愛復合,不會再被社會輿論道德綁架(如果是男人,輿論會怎樣?)。
或許不再用互聯網大規模的窺淫去“貞操綁架”一切女性受害者,且讓失貞的恐懼限制女性自由的訴諸她們的內心。
或許是不再因為一個年輕女孩嫁入豪門就進行各種丑陋的攻擊,不再用sex和gold digger(拜金)去詆毀一個完全不了解的女性。或許不應該對于長相姣好的女性報以“色相制勝”的猜測?;蛟S給予對社會有所貢獻卓越不凡的女性更多的尊重?;蛟S不再依附于男人,把一切的重擔扔給他們,用“我是女人”的借口拒絕奮斗。或許可以談一場更為平等的戀愛,不是一味索取一味任性。
2002年,圣羅蘭先生在自己的告別秀上,又一次推出了吸煙裝作為整場秀場的壓軸,彼時穿著吸煙裝的小姑娘Catherine Deneuve(上圖右)如今已經是中年人。距離第一次時裝界的變革也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時代。
而女性主義的推進和更新也從未停下腳步?,F在的社會價值取向更多元,女性對服裝的選擇更自由多樣,我們可以穿性感的長裙也可以穿帥氣的西裝,我們不再需要通過某種特定的服飾或者發型來進行政治抗爭。這意味著我們離平等公平自由開放的社會文明也越來越近了。
優秀的個體擁有的特質總是相似的,我們沒有理由用性別去定義每一個個體,偉大的靈魂應當是雌雄同體的。獨立,自強,堅韌,果敢等常被認為是男子氣概體現的品質,女性也可以擁有。而男性同樣也可以溫柔,細膩,愛美和善解人意。
真正擁有平等人權和人格的女性,更有資格獲得平等而純粹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