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軍隊隊伍里,一般來說,抓獲了敵方俘虜是有功的,但在長征途中,有位紅軍干部帶領戰士抓了敵人的俘虜卻受到了冷落, 這位紅軍干部叫吳西,1955年曾授予開國少將。他原名吳有良,廣西扶綏縣渠黎鄉三合村人,1900年10月6日生,檔案年齡是1903年,當年為了能夠進入師范學習,把歲數減去3歲。是紅七軍走出來的開國將領之一。2005年7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105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唯一年過百歲的少數民族將領。
吳西
吳西參加過中央紅軍的長征,那時他是紅三軍團第六師的政工科長,他帶領一個連的前衛部隊走到部隊的前面。夜晚行軍時碰到粵軍的一個連,當時守敵并不清楚紅軍大部隊要經過,他們正在換防。吳西立即指揮尖刀連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敵人慌亂地縮進一個土地廟里抵抗,吳西率領紅軍將破廟圍困起來,一邊打槍,一邊喊話。打到天亮,敵人抵不住紅軍的攻勢,終于被迫投降了,全部被繳了械,當了吳西連隊的俘虜。
紅六師政委徐策率第六師部隊趕到后,吳西便向師政委徐策報告消滅了敵人一個連的事,他以為徐政委會表揚他。豈知,徐策政委很不開心地說,這一仗真不該打,應該讓他們走!
桂軍在湘江沿岸修建的碉堡
吳西聽了,感到莫名其妙,打了勝仗不得獎勵,反而受到冷落。他為此想了幾年也想不通,這是什么原因呢?
后來才知道,原來廣東當局的陳濟棠為了自保,跟中央紅軍有秘密協議,只要中央紅軍不深入廣東,不打粵軍,他們粵軍也就不打中央紅軍。陳濟棠當時號稱“南粵王”,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紅軍經過粵北邊沿地區,他的部隊實際上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確實不打紅軍,這對紅軍通過封鎖線有利。當時是紅軍高層的秘密,也是粵軍高層的秘密,雙方高層都沒有把訂有秘密協議的事向下級傳達,級別低的軍官當然是不知道內情的。徐策政委當然不好多說為什么不該打粵軍,是因為擔心引起與粵軍之間不必要的摩擦,當然對吳西繳粵軍的事感到不妥,以至吳西一直想不通。
國民黨圍剿紅軍時修筑的碉堡
所以吧,雖然雙方高層不打算開打,但因下層官兵不知情也發生了一些戰斗。吳西率領紅軍繳獲粵軍的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木公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