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很愛”一種水,不是蜂蜜水,平時敞開喝,排出肝毒,面色紅潤有光澤
居住涿州的徐先生,3天前眼睛紅血絲增多,原本是以為工作勞累所致,心想多休息,可能會逐漸好起來。
然而,在昨天徐先生出現頻繁腹瀉,鞏膜也有發黃的跡象,就到醫院做了檢查,當徐先生拿到檢查結果時,感到異常崩潰。
徐先生的檢查報告顯示,其肝臟內部有結節跡象,肝區周圍出現鋸齒狀。最終診斷為肝硬化晚期。
所幸發現比較及時,病情還沒有進一步惡化,還沒錯過肝臟調理的最好時期。
【醫生直言:眼睛若有2種顏色,別以為只是小事】
1、眼睛發紅
常說:“肝開竅于目”,肝臟病變,造成肝內氣血運行受到阻礙,引起肝氣堵塞,促使內火上升,致使肝火旺盛,使眼睛有干澀、發紅、瘙癢的狀況出現。
這種問題發生后,通過充足休息或及時補充水分,情況依然存在,這時要及時檢查肝功能,切不可長時間拖延。
2、鞏膜發黃
不少肝炎,肝硬化患者有鞏膜發黃的情況,這種現象又被稱為黃疸。它的出現和體內膽紅素含量上升有直接關系。
肝臟損傷,引起膽紅素分解能力減弱,致使血液中膽紅素變多,部分膽紅素隨血液流動經過眼部和里面的蛋白質結合,引起鞏膜發黃。
同時,還有小便發黃,臉色蠟黃的情況產生,則說明肝臟病變已經比較嚴重了,要注意肝臟養護了。
【除了眼睛,面部皮膚有4種異常,要警惕】
異常1、面色晦暗
這種現象被稱為肝病面容,其產生主要因為肝功能下降,致使血液內鐵元素含量上升,部分鐵元素在血管內沉淀下來,面部皮膚薄、血管豐富,臉色晦暗現象也就明顯。
異常2、黃褐斑變多
黃褐斑被稱為女性的“大敵”,這種現象的出現是肝臟損傷,使內分泌功能出現紊亂,造成雌激素含量在血液內變多,引起黃褐色色素過多聚積于面部皮膚,誘使黃褐斑變多。
異常3、黑眼圈嚴重
大多數肝病患者有黑眼圈嚴重的情況。這是肝功能變弱,致使體內毒素排出身體受阻,引起血管毒素積累過多,眼部血管密集,出現黑眼圈嚴重的癥狀。
異常4、臉色蒼白
常說“肝藏血”,肝臟在體內具有藏血作用。肝損傷嚴重,致使肝血回流量變少,造成肝內血液不足,引起面部皮膚缺乏血液滋養,造成臉色蒼白情況發生。
【生活中如何減少肝病產生呢?】
1、少吃動物內臟
不少人對動物內臟所制成的食物非常喜愛,然而,不少人還不知道,常吃這些食物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隱患。
眾所周知,動物內臟在其體內具有分解、消化食物和代謝、清理毒素的作用,長時間食用,會導致體內毒素含量超標,促使肝臟分解毒素工作壓力變大,時間長了,容易誘發肝臟疾病產生。
同時,重金屬元素在動物內臟內含量極多,多吃會增加體內重金屬元素含量,造成身體重金屬中毒的出現。
2、少吃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憑借自身的口感和食用方便,成為了很多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但是,這種食物最好不要多吃。
食物在腌制過程中,在一些微生物的作用下,會將本身所具有的硝酸鹽變成傷害身體的亞硝酸鹽,過多食用,容易致使體內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多。
當體內亞硝酸鹽含量超過0.3克,就可能引發肝臟病變和身體中毒,因此,腌制食物雖好,可不適宜多吃。
【中醫推薦一個養肝食療方】
中醫講:百病之源,根在肝臟,肝一旦出問題,時間久了,肝氣郁結、牽一發而動全身,后期逐漸發展為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絕非危言聳聽。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提到,決明子、菊花、金銀花、枸杞、桂花、牛蒡根等植物泡水后對于我們肝臟的養護非常有效果,這也是老中醫的獨家食補小茶方,藥食同源原理如下:
①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緩解肝部壓力。
②決明子:養護肝部,是肝臟的“護盾”。
③桂花:清心除煩,疏肝理氣。
④牛蒡根:緩解肝部疼痛,緩解肝臟壓力。
⑤枸杞:溫補肝腎,清肝明目。
⑥菊花:緩解肝臟的壓力,降肝火。
以上幾種養肝食材,科學配伍后組成草本茶,比單吃一種食物的養肝效果要強得多,每天喝1-2杯。這個方法,采取的是喝茶的方式,不需要每天熬藥,弄得滿屋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