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肚子疼卻查不出什么病,竟患上了“癔癥”
果果今年5歲,正在上幼兒園中班,最近她總是說身體不舒服,總之表現的很奇怪。一天,果果起床后就一直喊著肚子痛,媽媽以為是吃壞東西了,還好過了一會孩子就說不痛了,媽媽就把果果送去了幼兒園。可沒過多久,媽媽就收到了果果老師的電話,說是孩子上課時肚子疼的不得了,已經把孩子送去醫院了。
果果媽匆忙趕到醫院,將孩子的一打病例交給了醫生。“她最近差不多每個星期看一次病,幾乎都是肚子疼,偶爾幾次有感冒流鼻水。”原來果果最近就診的次數非常多,血常規、B超、X光等檢查都做過,并沒有查出什么問題。
果果媽突然有些擔心,會不會是孩子得了什么疑難雜癥?于是她懇請醫生這次一定要徹底檢查一遍孩子,確診到底是什么病。經過醫生的詢問后得知,果果最近剛剛成為了姐姐,媽媽把大量時間給了小嬰兒,但也有讓爺爺奶奶多多關心果果。交談之后,醫生指出,果果媽對孩子近來的生活習慣并不是很了解,并且判斷孩子是得了“二胎家庭長子/長女的適應障礙綜合征”。
致病原因:想要吸引父母注意
孩子患上這種病,大多是因為家里又多了一個弟弟或妹妹,使得他無法得到父母全部的愛。在二孩未來臨之前,對于大孩來說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家人的幾乎所有注意力都在他一個人身上。有了弟弟妹妹后,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減少了,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了。
可是孩子的理智告訴自己:“我不能夠跟父母無理取鬧,這樣會被媽媽說成不懂事,從而就更加不關注自己了”。然而,當大孩用心的照顧弟弟妹妹時,他的心里其實是很難過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中,內心逐漸焦慮,最后導致了身體上的一些癥狀。孩子并沒有在裝病,他只是想得到父母的關注罷了。
聰明媽媽學會對孩子的“說話之道”很重要!
媽媽懷上二胎以后,仍然要繼續親自照顧大孩的生活,并且經常對他說:“寶貝,媽媽好愛你啊,媽媽想為你生個弟弟妹妹來陪你玩好不好?”這句話首先明確地向大孩表示了媽媽對他的愛,其次,讓大孩覺得媽媽生弟弟妹妹是為了陪自己玩,并不是不愛自己了。
媽媽去孕檢時,也可以帶上大孩,讓他親自感受生命的奇跡。這時媽媽可以對大孩說:“寶貝,你知道嗎?你當初就是從這么小長大的呢,你看你現在都長得這么大,這么懂事了呢。”讓孩子看到那么小的胎兒,這樣大孩就更容易理解媽媽需要關愛肚子里的孩子;夸贊大孩長大了,可以培養大孩的責任感,讓大孩更容易接受二孩。
在給未來的弟弟妹妹起名字時,最好也讓大孩參與進來。可能學名比較難起,可以采用大孩想的乳名啊。這樣大孩便會因為成為了哥哥姐姐而感到興奮和充滿期待。媽媽可以這樣說:“寶貝你真是太聰明了。弟弟妹妹要是知道他的名字是你給起的,一定很高興。到時候一定要讓他謝謝你。”這樣既尊重了大孩,也給了大孩足夠的榮譽感和滿足感。
二孩出生后,媽媽很可能會因為身體或照顧二孩忙不過來的原因,而忽略了對大孩的照顧,這時媽媽要非常主動地向大孩表達對他的愛。媽媽可以這樣說:“寶貝,你最近真乖,還幫媽媽一起照看弟弟妹妹,謝謝你,媽媽好愛你啊”。這樣就等于給孩子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知道媽媽永遠是愛他的。而且還鼓勵了大孩一起照顧弟弟妹妹,會幫助大孩更快更好地適應二孩的存在。
面對那些嘴賤的“鄰居”無聊的打趣:“你有了弟弟妹妹,你媽媽就不愛你了”。媽媽要努力讓大孩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并沒有因為二寶的出生而發生變化。媽媽可以每晚抽出一點時間跟大寶溝通:“寶貝,不管媽媽有幾個孩子,你永遠是媽媽的最愛!如果有人對你說,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愛你了,你一定要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們,‘不會的,媽媽會永遠愛我的’!”
雖然當二孩媽,任重而道遠!但做到了讓兩個孩子相親相愛的媽媽,不也最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