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療腰腿痛 患者取俯臥位,背部、腰臀部裸露,以便施行手法。 (1) 醫者先在患者背部、腰部施以3-5遍撫摸法,解除無損傷肌肉的緊張,使之舒展放松。 (2) 醫者用左、右兩手分別拿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聯線中點),隨之用拇指腹沿膀胱經線從大杼穴(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兩邊都有)垂直向下到臀部,分別逐穴點按(背脊柱有7根頸椎,12根胸椎,5根腰椎和骶骨,尾骨組成)現取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第1(大杼穴)、2(風門穴 )、3(肺俞穴)、5(心俞穴)、7(膈俞穴)、9(肝俞穴 )、10(膽俞穴 )、11(脾俞穴)、12(胃俞穴)根;腰椎第1-2(三焦俞穴)、3-4(腎俞穴)、4-5(大腸俞)的中間;骶椎第1(小腸俞穴)、2(膀胱俞穴)、。點一遍后撫摸一遍,左右相同。第一遍點按用力較輕,第二遍用力較重,第三遍又較輕。 (3) 然后用手掌的大魚際部分,從大杼穴到臀部,由上而下按3遍,用力也要輕、重、輕。每按完一遍都要撫摸一次(雙手由上而下)。 (4) 雙手捏提督脈(背椎肉),由下而上,邊捏邊進,在痛點附近穴位上將肌肉捏起向上提一下,連續做3-5遍。 (5) 將雙手拇指擺成八字式,在腰脊兩側的腎俞(見2)、大腸俞(見2)、腰陽關穴(在第3腰椎棘突下)、八髎穴(分別在骶部第1、2、3、4骶骨后孔中,左右共8個)、腰眼穴(在第3腰椎棘突旁開3、5寸處)等處施按壓法,先輕后重。在疼痛明顯的部位(如腎俞、腰眼穴處等)可以延長按壓的時間,并視其需要,配合鎮靜,振顫,向中心擠按等小手法。 (6) 接著分別在左、右大腿后面、內外側,用手掌由上而下平推幾遍;用緊縮拿法由下而上拿幾遍;用滾法在后部滾壓幾遍,特別在膝窩、小腿肚多揉滾幾下。 (7) 隨后用手母指分別按壓環跳穴(在髀樞中)、承扶穴 (在臀溝中央)、殷門穴(承扶穴下6寸)、委中穴(膝腘窩橫紋中央)、承筋穴(委中 承山中點)、承山穴(在委中和昆侖中點)等各穴;用母、食指重拿昆侖穴(足外踝后側陷中)。個別患者可出現環跳穴肌肉跳動和按壓承山穴振動全身的現象,此時可在二穴緩緩多按一些時間,療效則更好。用空拳、空掌、側掌分別從肩背到足跟,由上而下扣打背部和下肢的后面、兩側,然后再輕撫一遍。 (8) 讓患者取仰臥位,用推法、滾法、拿法治療下肢的前面,再用拇指按壓氣氣海穴海(腹前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穴(同上臍下3寸處)、伏兔穴(膝上3寸處)、陽陵泉(在腓骨小頭前下方陷處)、足三里穴(在膝眼下3寸、脛骨外大筋內)、風市穴(直立垂手,中指尖盡處運去)、申脈穴(在外踝下方陷處)、金門穴 (在申脈前下方)等穴,后用拍、扣、撫法結束。此外,健側也可按照治療患側的手法,從簡施以手法,則有利于患側康復。 (9) 急性外傷腰痛在上述第三步后加入:在痛側腰脊筋膜處[即腎俞(同上見2)到氣海(同上見8)]用雙手拇指沿腰肌縱軸用分法做相反的平抹5-7遍后,再用單拇指腹向脊椎方向按壓痛點,用鎮靜壓法(即按下后再停一會)。然后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拿軟腰,反復地捏拿,放下,連續做1分鐘,使肌肉放松。
附: 【腰腿痛推拿取穴】 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聯線中點) 大杼穴(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兩邊都有) 風門穴(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心俞穴(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膈俞穴(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穴 (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膽俞穴 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焦俞穴(位于腰部,當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穴(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腸俞穴(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小腸俞穴(位于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 膀胱俞穴(位于人體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腰陽關穴(位于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八髎穴(分別在骶部第1、2、3、4骶骨后孔中,左右共8個) 腰眼穴(在第3腰椎棘突旁開3、5寸處) 環跳穴(在髀樞中) 承扶穴 (在臀溝中央) 殷門穴(承扶穴下6寸) 委中穴(膝腘窩橫紋中央) 承筋穴(委中 承山中點) 承山穴(在委中和昆侖中點) 昆侖穴(足外踝后側陷中) 氣海穴(腹前正中線臍下1、5寸處) 關元穴(同上臍下3寸處) 伏兔穴(膝上3寸處) 陽陵泉(在腓骨小頭前下方陷處) 足三里穴(在膝眼下3寸、脛骨外大筋內) 風市穴(直立垂手,中指尖盡處運去) 申脈穴(在外踝下方陷處) 金門穴 (在申脈前下方)
【推拿法簡介】
【撫法】:用松散的手掌面,在患者的全身或局部輕飄的,由上而下(軀干),或由下而上(從四肢的末端起)撫摸3-5遍。
【推法】:按而送之為推。
【拿法】:拇指與食指等用力相合為拿。
【按法】:用手指、手掌等在穴位或痛點持續按壓一定時間,叫按法。它與點法的不同之處:點法用力輕,按法用力較重。
【捏法】:拇指與食指對合輕拿捏起膚肌肉為捏。
【滾法】:用掌側魚際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掌背部邊按邊滾,為滾法。
【揉法】:用手指腹、掌側魚際在患者皮膚上輕輕揉動(左右回旋。上下來去等)。
【拍法】:以手掌面拍打患者某些部位叫拍法。
【扣法】:用空掌、空拳扣打肌肉,叫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