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是中華民族的主體,也是經過千百年的民族融合,才有了今天。其實許多漢人姓氏后裔,他們并不是單純漢族,而是有著鮮卑人血統,這些人姓氏還很多,大概在100多個左右,那么這些人的姓氏有你的沒?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這件事還得從北魏孝文帝改革說起,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政權,與中原的漢人矛盾很深,孝文帝為緩和矛盾,增強國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漢化改革。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就是改姓氏,也就是將鮮卑姓氏改為漢姓,然后再從衣著、習俗方面入手,完全融入漢族。
首先,孝文帝將自己的拓拔氏改姓元氏,此后元氏徹底融入漢族之中,大多活躍于河南、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可謂是名人輩出。比如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唐代大詩人元稹,就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孫。
其次,鮮卑的幾個大姓也改成常見的漢姓。比如說“丘穆陵氏,后改為穆氏;步六孤氏,后改為陸氏;賀賴氏,后改為賀氏;獨孤氏,后改為劉氏;賀樓氏,后改為樓氏;勿忸于氏,后改為于氏”。穆、陸、賀、劉、樓、于,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姓氏,這些人中有許多是鮮卑后裔。
比如說比較著名的獨孤氏,南北朝時期,曾經出了一個大名人獨孤信,他有三個女兒,嫁給三個王朝的皇帝,但獨孤信的后裔,就改姓劉氏了。另外,唐朝有個大詩人叫劉禹錫,據考證他的七世足劉亮,就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由獨孤氏改姓劉的。
另外,咱們在看下其他姓氏的改易情況。拔列氏改為梁氏;若口引氏改為寇氏;叱羅氏改為羅氏;賀葛氏改為葛氏;是賁氏改為封氏;可地延氏改為延氏;阿鹿桓氏改為鹿氏;他駱拔氏改為駱氏;薄奚氏改為薄氏;烏丸氏改為桓氏;素和氏改為和氏;胡古口引氏改為侯氏;匹婁氏改為婁氏。
俟力伐氏改為鮑氏;吐伏盧氏改為盧氏;牒云氏改為云氏;叱利氏改為利氏;阿單氏改為單氏;吐奚氏改為古氏;出連氏改為畢氏;賀拔氏改為何氏;叱呂氏改為呂氏;莫那婁氏改為莫氏;出大汗氏改為韓氏;沒路真氏改為路氏;扈地于氏,后改為扈氏;俟伏斤氏改為伏氏;是樓氏改為高氏。
尸突氏改為屈氏;嗢石蘭氏改為石氏;解枇氏改為解氏;須卜氏改為卜氏;丘林氏改為林氏;蓋樓氏改為蓋氏;素黎氏改為黎氏;渴單氏改為單氏;壹斗眷氏改為明氏;叱門氏改為門氏;土難氏改為山氏;屋引氏改為房氏;宥連氏改為云氏;紇豆陵氏改為竇氏;侯莫陳氏改為陳氏;伊婁氏改為伊氏。
庫狄氏改為狄氏;柯拔氏改為柯氏;步鹿根氏改為步氏;破多羅氏改為潘氏;叱干氏改為薛氏;輾遲氏改為展氏;費連氏改為費氏;去斤氏改為艾氏;叱盧氏改為祝氏;嗢盆氏改為溫氏;獨孤渾氏改為杜氏;賀蘭改為賀氏;郁都甄改為甄氏;紇奚氏改為嵇氏;烏洛蘭氏為蘭氏;紇骨氏改為胡氏。
當然編者因為篇幅問題,之羅列了一些比較常見的姓氏,還有一部分姓氏沒有羅別,比如宇文、長孫、尉遲,這些姓氏完全是鮮卑人的后裔。出現的名人也不在少數,比如宇文化及、長孫無忌、尉遲恭。雖然如此,但這些姓氏后裔的身份證上大多寫的是漢族,這就是民族大融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