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有患高血壓的人,積極預防發病尤為重要。而已經患了高血壓的人該怎么辦呢?那就是最大程度地減少高血壓的危害,預防或減少高血壓對其他器官的損傷,也就是并發癥。
控制不良的高血壓可以引起多種嚴重的并發癥,主要集中在心臟、大腦、腎臟、以及血管等器官。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高血壓對心臟的損害主要是導致心臟負荷增加,繼而導致心臟增大、心力衰竭注,此外還可以損傷冠狀動脈、出現冠心病等;對于大腦,主要是腦動脈硬化、狹窄、破裂導致的腦出血或腦梗死;對腎臟,則表現為腎纖維化、腎功能衰竭;對血管的損傷可導致全身動脈硬化、動脈瘤、動脈夾層等。
如何有效預防這些并發癥呢?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影響血壓,并且本身就是諸多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比如吸煙酗酒、體力運動和體育鍛煉缺乏、高脂高鹽飲食、熬夜或過勞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是“靜悄悄”的、也是日積月累的,容易被忽視。如果不能改良生活方式,即使用非常充分的藥物治療,也不能滿意地控制血壓。而且即便血壓控制了,患者仍然面臨很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不達標(過高)、波動過大或者過于頻繁,都會進一步加劇對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的損害。為什么呢?打個比方,家庭用水如果水壓不穩定,樓層高的住戶就會遇上一會兒有水、一會兒沒水的情況,不但影響生活、而且對水路管道的損傷也更大;如果水壓長期過大,水管會因長期承受過高的壓力而“爆管”,使用壽命也會縮短。因此,血壓過高或頻繁波動,會加劇對血管的損傷,同時導致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不穩定,“時有時無”,加重臟器損害。
很多高血壓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癥、高尿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基本上,這些疾病與高血壓“狼狽為奸”,相互配合損害我們的身體,倘若不重視這些疾病的治療控制,患者的身體狀況就會像“屋漏偏逢連夜雨”。
相比合并癥控制良好者,合并疾病控制不好的高血壓患者,血壓也更不容易控制良好,并發癥出現得更早、更嚴重。
綜上所述,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遠遠不僅是“血壓升高”本身,更嚴重的是它對靶器官的慢性損害,是它引起的多種并發癥。被確診為高血壓的人,一定要通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壓達標、積極控制合并癥和其他危險因素等,將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