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那么千萬別錯過這么好的財商教育機會,看看下面這些辦法吧!
很多媽媽購物的時候,怕帶著孩子,不是怕小家伙大聲吵鬧,就是擔心他們賴著要買預算外的東西,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尷尬。
其實,對于孩子而言,超市是一本活生生的“立體”教科書,簡直比平面而有限的圖畫有趣得多!媽媽通過帶著孩子在超市購物,幫助孩子認識有用的生活知識和不同的人、學習說話溝通,還能學習如何理財哦!
1)教孩子事前列清單的意識
去超市前,可以先跟孩子列一張購物清單,也會拿著超市海報跟ta商量要買什么,制定預算。
列清單可以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一個做事有條理的孩子,會有計劃地安排作業和其他學習任務,容易養成高效學習的好習慣。讓孩子列好清單再去超市購物,能培養孩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2)讓孩子學習制定預算
列了購物清單后,可以接著試試做預算。教給孩子支配錢,并不是單純地讓他們學會消費,而是幫助其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培養他們的花錢意識,增強責任感,從而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這一點適合年齡大一點的孩子)
舉個栗子:在這個過程中,向孩子解釋三個“W”,即what,why,when,告訴她要買什么,為什么買,以及什么時候買(不急用的東西可以放到下一次購買)。同樣,她如果想買東西,也要回答關于這三個W的問題。一開始,孩子對預算沒概念,如果已經超支了,她必須從想買的東西中先劃掉一樣。
孩子如果不了解。我們可以解釋說,每個家庭、每個人的收入都是有限的,花銷也應當在這個范圍內的。如果爸爸、媽媽和她一樣,只會買買買,看到喜歡的就必須買回來,那么,錢很快就會花光,超市就不會賣東西給我們了,就沒有多余的錢再帶她去做好玩的事了。
學會做預算,孩子能學習控制自己的購物欲望,如果這次超支了,把某樣玩具劃掉,我們可以安排安慰孩子說,下次在預算中這個玩具可以作為優先項。
我們的預算清單一般包括食物、日用品、休閑娛樂商品、預算外開支。食物是預算的首要項,其次是日用品,因為這是保證基本生活的。讓孩子了解這一點很重要,能讓她明白,你想要的事物和你所需要的東西之間是有差別的。
在這份清單上,還可以和孩子討論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哪些是必須買的東西。買餅干還是新鮮水果?飲料還是牛奶?孩子可以提出她的想法。
3)讓孩子認識常用字
“你認識這是什么嗎?”超市的絕大多數物品都寫有名稱,字又大又美觀,孩子很容易識別。所以,我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到超市玩,寓教于樂,孩子們一定樂此不疲,可以輕松快樂地識字,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4)可以觀察如何交流溝通
超市里可以朋友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孩子可以觀察到別人如何尋價、尋求導購協助、如何排隊買單……
5)對孩子學習算術也很有幫助
“買下這兩樣東西,我們花了多少錢呀!”買東西時,總會遇到一些的加加減減,不妨讓孩子試著算一算。
6)學習靈活用錢
有時候,我們也會購買一些清單外的物品,這時給孩子解釋自己消費的決策過程,如果是合理的,那就可以購買。這樣做的目的是指導孩子在學習做預算和省錢之余,還要知道如何聰明地花錢。
由于孩子年紀小,難免有任性的時候,比如看到某個玩具就一定要買,不用斥責她,也不要因為她哭鬧便盲目滿足??梢愿s定,如果乖乖地離開,下次就有可能在預算里加上這個。當孩子知道哭鬧耍賴換不來心愛之物時,便會逐漸改變這種索要物品的習慣。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通過克制和努力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ta會很慎重地貨比三家,改掉無節制購物的壞習慣。
7)正確地鼓勵孩子,給孩子前進的動力
“如果下次來超市,你可以認出這樣東西的名字,媽媽可以實現你的一個小愿望?!?/span>
正確的鼓勵方式會給孩子帶來持久前進的動力,用鼓勵的方式,來幫孩子識字、識數,同時也是在增加購物過程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