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了解艾灸實戰應用,調理家庭常見疾病,讓全家人都能受益于中醫。
中藥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對于男性遺精滑精、女性白帶月經過多、氣陰虧虛、失眠等,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針對性使用。五味子都有哪些臨床功效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藥五味子在臨床上非常多用。對于男性遺精滑精、女性白帶月經過多、氣陰虧虛、失眠等,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針對性使用。五味子都有哪些臨床功效呢?一起來看看吧。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主產于東北;后者習稱“南五味子”,主產于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取。曬干。生用或經醋、蜜拌蒸曬干用。
性能: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效: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應用:
1.久咳虛喘。
本品味酸收斂,甘溫而潤,能上斂肺氣,下滋腎陰,為治療久咳虛喘之要藥。治肺虛久咳,可與罌粟殼同用,如五味子丸(《衛生家寶》);治肺腎兩虛喘咳,常與山茱萸、熟地、山藥等同用,如都氣丸(《醫宗己任編》);本品長于斂肺止咳,配伍麻黃、細辛、干姜等,可用于寒飲咳喘證,如小青龍湯(《傷寒論》)。
2.自汗,盜汗。
本品五味俱全,以酸為主,善能斂肺止汗。治自汗、盜汗者,可與麻黃根等同用。
3.遺精,滑精。
本品甘溫而澀,入腎,能補腎澀精止遺,為治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精之常用藥。治夢遺者,常與麥冬、山茱萸、熟地、山藥等同用,如麥味地黃丸(《醫宗金鑒》)。
4.久瀉不止。
本品味酸澀性收斂,能澀腸止瀉。治脾腎虛寒久瀉不止,可與吳茱萸同炒香研末,米湯送服,如五味子散(《普濟本事方》);或與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同用,如四神丸(《內科摘要》)。
5.津傷口渴,消渴。
本品甘以益氣,酸能生津,具有益氣生津止渴之功。治熱傷氣陰,汗多口渴者,常與人參、麥冬同用,如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治陰虛內熱,口渴多飲之消渴證,多與山藥、知母、天花粉、黃芪等同用,如玉液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6.心悸,失眠,多夢。
本品既能補益心腎,又能寧心安神。治陰血虧損,心神失養,或心腎不交之虛煩心悸、失眠多夢,常與麥冬、丹參、生地、酸棗仁等同用,如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1~3g。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
2.《本草備要》:“性溫,五味俱全,酸咸為多,故專收斂肺氣而滋腎水,益氣生津,補虛明目,強陰澀精,退熱斂汗,止嘔住瀉,寧嗽定喘,除煩渴”。
3.《醫林纂要》:“寧神,除煩渴,止吐衄,安夢寐”。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北五味子主含揮發油、有機酸、鞣質、維生素、糖及樹脂等。種子揮發油中的主要成分為五味子素。
2.藥理作用:本品對神經系統各級中樞均有興奮作用,對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均有影響,使之趨于平衡。對呼吸系統有興奮作用,有鎮咳和祛痰作用。能降低血壓。能利膽,降低血清轉氨酶,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
有與人參相似的適應原樣作用,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能增加細胞免疫功能,使腦、肝、脾臟SOD活性明顯增強,故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對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腸道沙門氏菌、綠膿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以五味子、魚腥草煎服,治療重度哮喘50例效佳(《中醫雜志》,1988,29,9:47)。以五味子制成蜜丸,內服(《天津醫藥》,1980,8,11:704);以五味子核仁用乙醇提取,濃縮干燥并制成片劑或膠囊,內服(《遼寧中級醫刊》,1980,9:35)。
以五味子粉,分別制成丸,內服(《廣西中醫藥》,1985,8,6:11)分別治療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而引起的GPT升高有良效,但停藥后易形成反跳現象。
故在GPT值恢復正常后,還需用藥1~2周。取五味子、延胡索、黃芪,按1:2:1比例,制成片劑,內服,治冠心病34例,獲良效(《山東中醫雜志》,1986,5:32)。另外,有用本藥治療神經官能癥、克山病等報道。
心腎虧虛導致的失眠,五味子有很好的補腎寧心安眠的作用。對于身體虛弱伴有長期的咳嗽,五味子是首選,治療久咳久瀉有奇效。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