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盧易人
鹽城市北堡聯合診所
編輯 / 林鳳 ⊙ 校對 / 許紅
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應當努力發掘, 加以提高。 前人的寶貴經驗值得借鑒學習, 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資料, 幾乎沒有功名利祿的水分, 醫風純樸, 其真實性、 實用性、 可靠性均很高。
----------------------------------
磁朱丸是中醫眼科習用的著名方劑,它的優點是藥味簡單、容易配制、藥價低廉、適應癥多和療效可靠。爰本個人多年臨床應用的點滴經驗,作一簡要的介紹。
磁朱丸的組成、配制和用法
磁朱丸首見于唐孫思邈所著之千金方中,系以磁石、朱砂,神曲三味藥物所組成,因其有相當療效,故為歷來醫家所采用。方中三味藥物的比例是磁石2兩,朱砂1兩,神曲4兩;其后眼科文獻如審視瑤函之記載亦同。至其配制和用法,請參閱《中醫雜志》1957年3月號第123頁,不擬贅述。(即:關于制造法在《中國醫學大辭典》與《審視瑤函》(卷二)中均記載頗詳,法即''先以磁石置巨火中煅,醋淬七次,曬干,另研極細二兩,辰砂另研極細一兩,生神曲二兩,與前藥和勻,更以神曲末一兩,水和作餅,煮沸為度,搜入前藥,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湯飲下'',并謂''可積以歲月服用''。)
適應癥
根據文獻記載,磁朱丸的適應癥為:“主明目,常服百歲可讀註書,方益眼力,眾方不及”;“治神水寬大漸散,昏如云霧中行;漸睹空中有黑花,漸睹物成二體;久則光不收及內障神水談綠色、淡白色者”。
中醫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對于診斷疾病,僅依據病人的主訴(自覺癥狀)和醫生感官的直覺;在畏期的經驗積累中產生了四診、八綱等辨證論治體系。但因中醫治療用藥的依據主要是“癥”,所以對疾病的命名也每以證候為依歸。例如傷寒論的“太陽病”“少陽病”“桂枝證”“柴胡證”等就是很顯明的例子,在這里不擬多談。中醫的“辨證用藥”雖然因人、因時、因地而有不同,但也有一些“通用”的方劑,磁朱丸也就是通用方劑之一。
磁朱丸的適應癥,包括得相當廣泛,我們且來分析一下文獻的記載:所謂“主明目”“益眼力”就是能增強視力,不需解釋;所謂“神水寬大漸散”(神水系指瞳孔和視神經)止少包括單性青光眼之瞳孔散大和視物變大之視網膜炎;所謂“昏如云霧中行”包括單性青光眼的霧視和一切弱視癥;所謂“覩空中有黑花”可能包括視神經炎、單性青光眼、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初期白內障等之中心晤點及玻璃體渾濁之飛蠅癥;“漸睹物成二體”包括初期白內障之多視、復視;所謂“神水淡綠色、淡白色”包括慢性青光眼和初期白內障。
總結以上所述,視網膜、視神經、玻璃體、晶狀體之病變以及房水循環障礙等,都在適應癥的范圍之內。
藥效探討
方解:“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則目之能視者氣也,目之所以能視者精也。腎為藏精,故神水發于腎;心為藏神,故神光發于心……心腎有虧致神水干涸,神光短少、昏眊內障諸癥所由作也。磁石專入腎經,收散失之神,性能引鐵,吸肺金之氣歸藏腎水;硃砂體陽而性陰,能納浮游之火而安神明,水能鑑,火能燭,水火相濟而光華不回散歟;然目受臟腑之精,精裨于谷,神曲能消化五谷,則精易成矣……”
藥味分析:磁石“味辛寒,主周痺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除大熱、煩滿及耳聾;入腎補腎,除煩祛熱,治羸弱周痺,骨節痠痛,恐怯怔忡,治癇……通耳明目。”從上面看來,磁石有消炎、強壯、鎮痛、鎮靜之作用。
朱砂化學名為硫化汞,據古代文獻記載:“味甘微寒,主身體五藏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瀉心經邪熱,鎮心、定驚、辟邪,清肝明目……定癲狂……”古人所謂心、肝、神經、魂魄,多系指高級神經活動而言,證明朱砂對高級神經有顯著抑制作用。
神曲:“神曲化水谷、宿食、癥結、積滯,健脾、暖胃、養胃氣……”考神曲系用白面、青蒿、蒼耳、野蓼、杏仁、赤小豆等釀制而成,含有大量維生素。
這三味藥物所合成的制劑——磁朱丸為什么能治療這些眼病呢,其愈病的機轉怎樣?我們除了古人所說的理論之外,尚難找出完善的答案;這是有待于中西醫同仁們今后進一步研究的。
現在我們不妨拿西醫治療視神經炎的用藥來對照一下,眼內視種經炎的療法有:“是原因療法。如梅毒者用驅梅療法;即使非特殊病例,汞劑亦有價值……”球后視神經炎的治療有:“……此外可給兩眼休息,避免強光,發汗劑、碘劑及汞劑……大量維生素常給予之。”從這里證明維生素與汞劑對視神經炎的治療是有其一定價值的。磁朱丸內的朱砂含有汞,神曲含有維生素,當然其中還有很多未知的復合作用需留待今后研究,但已足證明磁朱丸的療效不是偶然的。
除磁朱丸外,其它中醫治療“內障”方劑中用磁石或朱砂的也不在少數,例如“七寶散”“補腎丸”“補肝補腎丸”“駐景補腎明目丸”“磁石丸”等,不勝枚舉。
病例簡介
治療內障目疾,除需“辨證論治”外,再對癥應用磁朱丸,每獲顯著療效。據四川醫學院報告,用磁朱丸治療84 例白內障,療效達53%。根據個人臨床經驗,再將用磁朱丸治愈視神經病變之典型病例,略舉一、二如下:
例一:王大炎(王廣興之次子),男年12歲,住吳江縣南門外,于1946年初診。兩目于一月前因患瘧疾病后視力逐漸減退,經蘇州某中醫眼科治療未效,癥狀繼續惡化以致失明。復經蘇州某醫院檢查,據診斷為視神經萎縮,無法療治。最后至筆者處求治,檢查外眼部角膜、瞳孔等均無異常,晶體亦無溷濁現象,自覺亦無痛感;惟已光感全無,不辨晝夜。全身癥狀貧血、營養不良。乃根據“暴盲”辨癥,從“血少神虛”論治,處方以十全大補湯、生脈散等加減出入。經治療三日后已有光感,十日后能辨指數,一月后視力已增至0.6,惟視物體變大,于是給服“磁朱丸”兩個月,視力完全恢復正常。
例二:顧維柏妻,年35歲,住吳江縣西門外石里村,于1948 年10月間初診。左目于幼年失明(角膜葡萄腫),右目于近數月來,視物如有霧遮,視力逐漸減退至0.1。曾往蘇州治療,服中藥多日未效。檢查外眼無異常,脈象浮滑,偏右頭疼。初投以中藥湯劑不效,繼用“青州白丸子”專祛風痰為主,半月后頭痛全止,視力稍增,遂令服“磁朱丸”總量約10兩,至1949年2月間視力完全恢復。嗣后曾于產褥期間復發兩次,均單用“磁朱丸”而治愈。
例三(注):吉桂蘭,女年30歲,鹽城專賣公司職員,于1955年10月間初診。兩目視力減退多年,自覺如有飛蠅,霧視(見燈頭周國有一彩虹暈環繞),偶有復視,漸致影響閱讀、書寫。乃配戴眼鏡,勉強工作。曾至上海、南京、南通等地治療未效。檢查外眼無異常,頭眩、頭痛,月經不調。處方專以滋陰降火平肝為主,如杞菊地黃丸、滋陰地黃丸、加味逍遙散等加減出入,治療兩月,視力漸增。因假期已滿,需回工作罔位,不便再服湯藥,乃囑令多服“磁朱丸”。嗣后未與聯系,于最近(1957年12月18日)有射陽縣特庸鄉患者宋維云,即系吉××介紹其前來就醫。據告以吉××同志經治療后視力逐漸好轉,現已能不戴眼鏡工作云。
結語
(1)“磁朱丸”的優點是價廉、易制、服用方便、無副作用、適應癥多和療效可靠。如能為廣大醫界同仁推廣應用,在發揚祖國醫學遺產和保障勞動人民身體健康的目的上,是有其一定意義的。
(2)“磁朱丸”之適應癥雖多,但主要適用于慢性病例。對于急性病例或慢性病例之有其它兼癥者,仍需在“辨證論治”的原則下結合全身癥狀予以“整體”治療。待急性病癥已轉入慢性階段,且無其它兼癥者,再用磁朱丸治療為妥。
(3)筆者因限于水平,對“磁朱丸”的療效機轉未能加以闡發,所介紹之病例,亦因條件的限制,未能作眼底檢查,均引以為憾。謬誤之處,仍希同志們指正。
注:例三系筆者之父膚心齋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