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書@尹惟楚
在愛情里有這樣一句話,兩個人因為不了解而相愛,又因為了解而分離。
如果把愛情形象的比喻成一道菜,那么世界上能夠幸運走向婚姻的愛情絕對是七分熟的牛排,彼此七分的熟稔,剩下的三分就成了生活的調劑。
如果具體的將之量化,那么,需要彼此熟悉并且盡量求同的七分有哪些?
1、三觀
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簡單通俗點講就是興趣愛好,對人生對生活的理解,對價值的取向與追求。
熟悉彼此的三觀是一段感情能否善終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能夠比肩同望自然是最好,可也不一定要求完全一致,但是至少不能大相迥異,甚至背道而馳。而且只有在相互熟悉的基礎上,才能在內心衡量,是否能夠為了對方,在不違背自己原則的情況下,稍微做一些妥協與讓步。
當然,也不要因為一時的頭腦發熱而將自己陷于盲目,從而過份的拔高了自身的原則與底線。這樣就是迷失了自己的三觀,比不熟悉對方更危險。
2、背景
能夠門當戶對最好,但如果硬是要來一段王子與灰姑娘的童話,或者窮小子與富家千金的韓劇,那熟悉彼此的家庭背景就顯得尤為關鍵。
除非從一開始就帶有目的性和欺騙性,不然兩個人在交往過程中絕對對彼此的家庭結構,性別比例,甚至成員能力都有較詳細的了解。所以,這里的家庭背景,更趨向于對對方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性,價值取向有系統性的熟悉與認知。
王子與公主的童話人人向往,可他們的結局也僅僅是定格在他們相擁相愛。誰也不知道公主跟著王子回去以后,等待她的皇后會是令妃娘娘還是容嬤嬤。
所以,預先熟知就變得至關重要,可以決定繼續還是撤退,至少有時間思考應對之策。
3、性趣
老祖宗說,食色,性也。
熟知彼此的性趣是和諧生活的重要前提。對男人來說,沒有誰會去稀罕一個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女神;而對于女性而言,長度不夠我忍了,可如果連粗細也不達標,那對不起,你套上扳指也得給老娘上。
性冷淡與性亢奮演繹的絕對只能是悲劇,把它們套用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身上也同樣如此。只有欲沒有情和只有情沒有欲的愛情同等殘忍,都是違背自然原始的反人類行為。
如果要拍攝世界上最悲慘的愛情故事,我覺得主角可以是白班醫生與夜班護士。柏拉圖式的愛戀不是沒有,但我認為與之對應的對象應該是石女與公公。
總之一句話,性福不一定幸福,但是不性福絕對不幸福。
4、性格
如果說,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興趣愛好恰好一致。那么,最舒服的相處絕對是兩個人性格剛好互補。
兩個過于溫吞的人在一起過日子,絕對永無風雨,相安無事,可正因為如此,卻也少了一份期待與激情。而兩個同樣急躁火爆的人相處,那家庭就成了兩人戰斗的角斗場,最后終有一天互相不堪忍受,精疲力竭而分離。
所以,熟悉彼此的性格,這樣才有可能尋找到適合雙方的黃金平衡點。同樣,如果發現始終無法調和,那也可以將一段注定不幸的情感提前扼殺。
5、身體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可是接觸最多的卻是自己的另一半。
相愛甚至準備相結合的兩個人,彼此熟悉對方的身體狀況是很有必要的的。
古代烈女的貞潔牌坊固然讓人肅然起敬,可誰又看得見烈女在漫漫長夜里孤獨垂淚直至天明,牌坊立得再鮮艷靚麗,也掩蓋不了當事人淪為寡婦的事實。同樣,鰥夫的故事也只是生活的悲劇,不過相比寡婦,鰥夫要少得多,那個寫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蘇軾,也沒有鰥居一輩子,而是在王弗死后便將妻子的表妹弄上了手。
愛一個人就是要比對方死得晚,這句話從一對歷經人生滄桑的老年夫妻嘴里說出來當然感人,可是年紀輕輕卻需要有這顧慮,那在旁人眼里,更多的是辛酸與悲涼。
所以,于我們而言,相愛就是要讓彼此活得更長久。
愛情既要求同,那自然也得存異,兩個人在互相熟悉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以適當陌生的方式對待彼此。保持距離與生疏又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對稱
愛情世界里的對稱,并不是單指物質上的付出與回報,而主要是指情感訊息的收發對稱。
兩個人相處越久,彼此之間對于對方的情感訴求和訊息的處理就會變得愈加麻木與遲鈍。這不僅僅是由于我們無心的忽略,還有更大的原因便是我們已經懶于去感知,甚至即便感知到了,我們也只是將之當成一種習慣上的理所當然。
這樣,不斷付出或者釋放訊息的一方會變得失落,焦躁,甚至抓狂。
人生道路上,能夠在你一次次板著臉接受饋贈后,還能無視你這種冷淡而繼續不計回報付出的人,只有你的父母。而情侶之間,絕對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付出沒有絲毫回報,予以對方的訴求得不到任何回應。
如果將我們的愛情比喻成人生中的一場戲,那么又有誰愿意去獨自演繹一場悲涼的獨角戲,這樣的愛情也最終會因為一個人的無趣而早早落幕。
一個人的付出,不一定要求對方予以同樣多的回報,但是至少應該給予對方一絲回應,讓對方能夠有理由將自己的付出轉化成一種快樂。
2、神秘
人類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原始特質,對于完全陌生的東西,我們會產生好奇,但也僅僅局限于好奇,或者還參雜著警惕與敬畏。而對于完全熟悉的東西,我們通常又會覺得索然無味。
所以,對于我們最具誘惑與吸引的,往往是在熟悉的基礎上又有未知可以不斷挖掘的事物。因為熟悉,所以沒有警惕與不適,又因為陌生,所以又能夠激發我們無窮的探索欲望。
我無法確定在漫長的人類進化史上,到底是因為直立行走讓我們偶遇愛情,還是愛情讓我們學會直立行走。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原始特質被我們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并在愛情里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所以,學會互相留白是愛情保鮮的重要手段,適當的神秘感或者相對獨立的人格,不會讓兩人因此而生疏,反而會因此而變得互相吸引,更加靠近。
3、尊重
古人形容幸福恩愛的夫妻,絕對會講到兩個成語,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現代人看來也許會覺得有些過和做作,其實這主要是因為現代社會的環境影響,從而造成了我們的過分解讀。
在我們的愛情里,我們常常會因為時間的推移,對彼此地熟悉,從而變得愈加隨意,丟失了那種對待別人才會有的尊重。但是隨意絕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尊重對方。
其實,在親情、友情、愛情中,親情的穩固源于基因與血脈的牽系,友情的維系基于彼此的付出與尊重,而最為脆弱也最需要呵護的便是愛情,因為我們總是習慣于用對待親情的方式對待愛情。在親情里,我們可以無理取鬧,肆意妄為,這絲毫不會影響到彼此的情感,而當我們用這種方式對待愛情時,很容易就出現了無法彌補的傷痕。
所以,對待愛情,我們可以用對待親情的方式對待彼此,但是也應該保留友情的那份客氣與尊重。
愛情的秘訣便是求同存異,應該求同的地方即使不能完全保持一致,那也至少需要做徹底的熟悉,如此才能留給彼此更多的衡量空間。
而對待應該生疏甚至存異之處,更是需要一種生活與愛情的智慧,能夠處理得當的情侶自然可以更進一步,走向婚姻。
愛情這道菜,七分熟剛剛好,低之有缺,過之則危。
作者介紹:尹惟楚,簡書原創作者,見習段子手。愛文字,愛音樂,愛段子。深邃不乏幽默,理性不失溫度。新浪微博@尹惟楚。微信公眾號:尹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