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蜀山區第五十中學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上面寫著督學的名字、聯系方式以及責任事項,這就是責任督學掛牌,在蜀山區,這已經成了標配。 作為科教文化區,蜀山區科教資源豐富,教育發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起著示范引領的作用。該區是安徽省首批被國家督導委員會認定的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2015年再獲安徽省教育強區的光榮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教育督導機制的建立和責任督學們付出的努力。近日,筆者走進蜀山區,探尋教育督導促進教育發展的成功經驗。 建言獻策 為教育發展當參謀 2013年4月,蜀山區教育督導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委員會由區分管領導任組長,區編辦、區財政部門、區人社部門等均為其主要成員單位,教育督導辦公室設在區教育體育部門。同時,建立了督學責任區。根據全區教育現狀、新老城區學校布局、學校發展均衡程度等情況,將全區中小學(含區屬兩所高中及部分幼兒園)劃分了7個督學責任區,為每個督學責任區配備專職督學1名、兼職督學2名、特約督學1名、教育督導聯絡員71名,出臺了《蜀山區督學責任區建設實施方案》和《蜀山區責任督學掛牌督導暫行辦法》,教育督導工作由此邁向新臺階。蜀山區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不僅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全覆蓋,而且向高中、幼兒園兩頭延伸。 按照“督學為主,服務為先”的原則,蜀山區以“責任、細節、創新”為理念,引領教育督導工作由評估向督導轉變,由管理向服務轉變。 為教育建言獻策是責任督學崇高的使命和職責。“實施農村教師生活補助,加強農村學校發展”、“增加城區熱點地區義務學校布局規劃”、“如何加快學前教育發展,實施科學保教”……責任督學們就蜀山區教育的發展進行了大量調研,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建議,為政府教育決策提供決策依據和重要參考。據統計,三年來,責任督學向政府提出教育方面的意見建議188條,其中絕大部分已被政府采納并加以具體落實,責任督學成為蜀山教育的總參謀。 責任掛牌 為學校辦學立規矩 推門聽課是該區督學工作一大亮點。2015年,7位專職督學攜部分兼職督學和特約督學責任區學校先后開展推門聽評課55節課。涉及小學、初中語文、數學、外語、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 他們深入學校、走進課堂,與學生、教師廣泛接觸,詳細點評課程。在校期間,督學們還查看學生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檢查教師備課筆記、教輔資料征訂與使用等情況,并走訪學生和教師,詳細詢問教育教學情況和學校管理情況,認真填寫《推門聽課督查表》。對檢查中集中發現需要整改的問題及時向學校領導進行反饋,要求學校立即整改。三年來,責任督學對全區38所學校幼兒園開展聯動推門聽課活動,一共聽評課116節,向學校提出整改意見65條。通過開展督學聯動推門聽課活動,既激活了督學工作機制,又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進一步規范了學校辦學行為,取得良好效果。 駐點幫扶 為均衡發展添動力 2013年,合肥市進行新一輪區劃調整,原肥西縣小廟鎮整體劃入蜀山區。該鎮11所學校(含6個教學點),有近4000余名中小學生。學校標準化不達標,教育教學質量不理想,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學校管理跟不上節奏,為了盡快改變該區域學校的發展現狀,蜀山區專門成立了小廟地區督學責任區,并派專職責任督學駐點幫扶。 同時,采取了城鄉學校結對互助、派駐“名師工作室”、出臺經濟補助等相關政策,鼓勵支持優秀人才向西部學校流動等一系列發展措施。2014年,從城區學校抽調8名校級領導干部,赴小廟、南崗等西部地區學校任職。同時,向兩地區薄弱學校輸送、交流30名教師。2015年赴小廟、南崗地區學校交流、支教達42人。其中,3名校級領導和6名骨干教師在小廟地區掛職和駐點支教。2015年底,小廟地區學校標準化建設達到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標準。 除了對本地區薄弱區域的駐點幫扶,蜀山督學還聯動結對幫扶廬江泥河、羅河兩鎮學校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建活動等,均取得積極成果。 聯動督導 為學校發展提檔次 如今,在蜀山區,責任督學與學校形成了一種良性互動,推動了學校的特色發展。 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創建,曲靖市第二中學-云南省一級達標中學是蜀山區教育督導工作主抓不懈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實施督評學校的一項常態工作。全體專兼職督學參與中小學素質教育示范校創建指導工作。截至2015年,全區共有21所中小學被評為合肥市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占全區學校60%。12所中小學通過2014年度合肥市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單項評估認定,合肥市特色學校達23所。 在推進學校特色辦學的同時,督導工作加快推進“新優質學校”創建。在責任督學的全程指導下,該區南崗中學、侯店小學、望龍學校、安大附校等通過合肥市首批“新優質學校”創建校評估,鳳凰城小學、蜀新苑小學、習友路小學等3所小學成為第二批市級新優質學校創建試點校。 全體督學還積極聯動全程參與合肥市中小學校綠色指標綜合評價監測工作。積極主動指導責任區學校監測后的總結反思和整改落實,以中小學校綠色指標綜合評價監測工作為契機,幫助學校提高辦學水平,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通過“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創建目標,形成鮮明的辦學個性、獨特的學校文化、顯著的育人效益、持續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