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28日,英國借口“保護通商口岸”,悍然發動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爆發!政府腐朽、列強環伺、戰爭潰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了屈辱而悲壯的近代史。經過170多年奮斗,中國人經歷無數苦難,終于成就了和平與安寧。
八年抗戰,中國以一個軍力、財力都遠不如敵人的弱國,以血肉之軀和鋼鐵般意志,以氣吞山河、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人民戰爭的壯舉,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從失敗到勝利的偉大轉折,為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畫上了句號,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開端。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人類戰爭史上矗立起一座戰略制勝的偉大豐碑。經過戰爭烽火考驗的中國共產黨,歷經磨難而不衰,千錘百煉更堅強,成為領導人民救亡圖存、頂天立地的偉大砥柱。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屈辱。盡管中國人民進行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但都失敗了。只有抗日戰爭,最終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使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實現了民族獨立并為實現人民解放創造了條件,從而成為解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的偉大開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開端。日本法西斯自始至終以滅亡中國、獨占中國為目的,它們用赤裸裸、血淋淋的刺刀和鐵蹄、屠殺和轟炸、強權和奴役、掠奪和殘害,證明它們是世界上最邪惡、最兇殘、最反動的勢力。它們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令人發指、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然而,歷史辯證法是不能違背的。歷史的災難從來都是由歷史的進步來補償的。壓迫愈甚,反抗愈烈。抗日戰爭以前所未有的氣勢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激發起團結御侮的巨大能量。抗日戰爭血與火的戰場,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成長的洗禮地。亡國滅種的巨大災難和危險,極大地激發了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戰勝侵略者的民族自強信念,誓死不當亡國奴、敢于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自覺為維護世界正義、推進人類進步事業貢獻力量的民族犧牲精神,都產生了質的飛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沒有哪個時期像抗日戰爭時期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民眾動員程度如此廣泛,全民族的危機感和使命感如此強烈,從而成為奪取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