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時代,對財富的眼紅都是作為一種心態而存在的,正是對財富的渴望,才會讓一大群人把審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富人身上。
自然而然的,審視的目光也會從一些蛛絲馬跡和各種小道消息中,尋找富人致富的方法和過程,如果把富人的財富理解成,對方通過巨大代價和艱苦努力的付出才獲得的,自然就會達到心理平衡。
產生仇富心理的根本原因是收入分配與財產占有的不公正而導致的社會貧富差距。
一旦有人認為富人獲得財富的方式太過容易和簡單,或者認為富人獲取財富付出的代價太低時,尤其當財富和腐敗、賄賂等灰色地帶有交叉時,這種不公平感就會發展成仇富心理,而貧富差距加大,對現實的不滿會進一步放大這種情緒。
然而如果這種對某些富人財富來源質疑的仇富心理,逐漸失控了,轉變成了對全體富人的仇視,這很顯然是不對的,也是偏激的。
在中國,仇官仇富是一對孿生兄弟,這是一種無法回避不談的社會現象。
有了仇富心理,其實也沒有什么,畢竟鄙視那些靠不正規手段完成原始資本的富人,有理有據,到哪都虧不了理,怕就怕,仇富心理不受控制的泛化,從對某個人的鄙視和仇視,逐漸發展成對全體富人的仇視,進而發展成偏見性人格。
1
仇富心理泛化的危害
仇富心理的失控,對個人對社會都不是什么好事,對于個人來說,仇富心理的泛化,必然會導致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扭曲,平常生活中,那些戾氣深重、不講理、有暴力傾向的人,大多都是受到泛化仇富心理影響的人。
他們的雙眼已經被蒙蔽,聽不進話,也看不見事實,所思所想,都是自己如何被迫害,社會對自己如何的不公,有錢人如何的活該和不道德,從行為到言語,都無法自控。
對于社會來說,仇富心理的泛化,必然會孕育出一批容易在極端環境下做出極端行為的人,這些受到仇富心理泛化影響的人,因為默認富人和地位高的人,都采用了不光彩、不道德的手段,正是基于這種認知和判斷,讓人不自覺的就會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他人進行批評甚至是審判,而對他人進行審判的另一端,就是對自己的極致放縱。
這種對自己的極致放縱,一旦達到了某種釋放的契機,就會產生不可測的后果,就算一個平常再老實的人,也會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
而這種底層不平者在極致放縱自己的時候,他所摧殘和傷害的對象,往往不是富人,而是跟他同階層的底層人士,因為放縱者在這一刻變成了反社會的定時炸彈,他的目的是放縱自我,滿足暫時的情緒發泄,而不是報復打擊某個具體的目標。
缺乏科學的引導,缺乏可控的情緒發泄,缺乏有效的自我調節,人就會在這種仇富和不公的心態中,逐漸沉淪墮落。
2
仇富心理出現的必然性
現階段,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攻堅階段,開始全面地觸及到社會利益的深層格局,社會財富的大量增加,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必然會加大貧富差距,也自然會催生仇富心理。
尤其是中國的富豪,基本都屬于一夜暴富型,時代大勢推著人往前走,改革開放的春風,讓一部分人的財富急劇增加,比如煤老板,比如房地產商,這些人成長的太快了,錢來的太容易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后來者不滿,反倒不正常了。
再加上自媒體的發展,以及暴富心態的驅使,讓許多暴富者有了渠道和驅動力,在網上炫耀自己的財富,這樣的行為,無疑會加劇仇富心理。
3
如何解決或者說緩解仇富心理呢?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自然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去消減貧富差距,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要想緩解仇富心理,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其一是完善法律法規,完善相關制度,打擊違法所得,提高福利待遇,讓社會更加公平,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
其二是把蛋糕做大,讓經濟更加繁榮,讓更多的人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其三是做好宣傳教育,引導中國的富人積極參與到扶貧工作和社會建設工作上,教育人們要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和人生觀,既要提倡合理致富,也要正確待人,正確看待事物的兩面。
其四要打擊批評一些無良資本家的剝削行為和不當言論,也要照顧好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比如失業者、殘疾人、孤寡老人。
很多人都很疑惑,既然國家和人民一起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為什么自己卻沒有獲得好處。
關于第二點,讓更多的人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其實國家早就開始做了,而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已經到了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了,在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國家做了很多事。
我們國家大力的扶持第一對象,肯定不是另一頭拿著手機的大多數,而是那些依然在溫飽線掙扎的人,那些生活在窮山溝里,一年吃不了幾回肉的人,他們才是最急需幫扶的人。
雖然我們都是中國人,但不同地區的人,生活水平真的差距巨大,國家為什么要在貴州這樣的地方,耗費巨額資金建造大橋?為什么中國郵遞明知虧錢,也要把郵遞車開到西藏?因為在社會主義的大道上,我們不能丟下任何一個人。
中國有6億人月收入一千元以下,這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國家第一階段的目標,自然是要把這些貧困人口的帽子摘掉。
那是不是說普通職工家庭,國家就不幫扶了呢?
自然不是的,實際上我們也早已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只是我們有時候會自覺不自覺的忽視。
比如社保的普及,大學的擴招,醫療系統的建設,高鐵的四通八達,物流的發達,民生生活的改善等等,這都是國家在做的事,也都在潛移默化的改善著我們的生活。
4
一些題外話
你如果不信我說的,甚至認為我在胡扯,在騙你。
但我想,你身上穿的衣服不會騙你,腳上穿的鞋子不會騙你,餐桌上的飯菜不會騙你,你的肚子不會騙你,干凈的街道不會騙你,寬廣的馬路不會騙你,便捷的公交地鐵不會騙你,冰箱和彩電也不會騙你。
要想生活好起來,就必須要發展市場經濟,因為財富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人創造出來的。
美國人之所以很輕松的就能過上好日子,并不是美國人更聰明,也不是美國人種更優秀,而是美國有掠奪地位,美國能從其他國家上吸血,美國人穿的用的,上面都寫著中國制造、越南制造、印尼制造。
社會主義的中國在經濟、技術、文化等方面現在還不如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是事實,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造成的,而是歷史造成的,或者說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造成的。
中國要想快速的發展,追趕資本主義國家乃至超過資本主義國家,就必須要靠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但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許多國內的國外的敵人,要來干涉我們,動搖我們,所以我們要用專政的方式來保衛我們的權力,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樣才能維護我們的道路。
其次,要想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就必須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力,就必須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生產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的需要,而不是為了剝削,但在改革開放過程,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出現剝削又是不可避免的。
有很多人對資本家的興起而感到恐懼和擔憂,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只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不會出亂子,就變不了天,總設計師之所以強調四項基本原則,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和隱患。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變化是天翻地覆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人不是看不見生活的變化,只是他們想要更好的生活。想過上更好的日子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要忘了過去的苦日子,不能端起碗吃飯,放下飯就罵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