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你熬夜的真實寫照?
熬夜,更多地是強調,長期睡眠時長沒有規律,睡眠周期紊亂。一次通宵的打游戲,算熬夜;玩手機玩到3點才睡,算熬夜;下午4點到凌晨的小夜班,也算熬夜。
“熬夜一時爽,健康火葬場”。早在十多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就將熬夜(包括晝夜節律打亂的輪班工作)歸為2A類致癌物。但現實是,除了“生活所迫”的輪班工作之外,當代主動選擇熬夜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晚上不睡,白天萎靡,何嘗不是一種“慢性自殺”?!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盤盤“為什么現代人喜歡熬夜”
熬夜原因一:時常體驗“心動”的感覺
JACC:熬夜導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增加92%
不少熬過夜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熬到一半,突然感到心臟一緊,令不少人“心有余悸”。熬夜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并非新鮮事兒,但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嚴重,不少“心存僥幸”的熬夜人可能并不清楚。
今年5月,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研究團隊調查了412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結果發現,熬夜會導致再灌注后梗死面積增大,即增加心肌梗死的損傷面積,影響急性心梗患者的預后。此外,在5年的隨訪過程中,研究者還發現,熬夜會導致主要心臟不良事件顯著增加92%!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2.03.370
心肌再灌注損傷,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臨床結果的主要決定因素。研究者從一項前瞻性、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中收集到412名STEMI患者,這些患者均接受過再灌注治療,并有術后心臟磁共振成像圖(CMR)記錄以供研究。
基礎信息顯示,與非熬夜的參與者相比,熬夜黨往往更加年輕,吸煙比例更高,且有著更高的BMI和高血脂患病率。這樣的結果并不讓人意外,熬夜黨通常會伴隨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吸煙、飲酒、夜宵等,雖使漫漫長夜變得好熬,但對身體的損害也是巨大的。
而心臟“首當其沖”!CMR成像數據顯示,熬夜的參與者有著更大的心肌梗死面積,約比非熬夜者高出20%(p<0.01)。熬最長的夜,梗更多的心。
熬夜與心梗的具體機制
調整混雜因素之后,在中位數為5年的隨訪過程中,與非熬夜的相比,熬夜讓罹患主要心臟不良事件(MACE)的風險顯著增加92%!所以,在熬夜時收到心臟的“抗議”絕不是錯覺,而是提醒你“收手吧,快別熬夜了”。
為了驗證熬夜與心肌損傷之間的因果關系,研究者還搭建了小鼠和綿羊的動物模型。與人類的臨床結果一致,晝夜節律的紊亂會顯著增加AMI的再灌注損傷,導致心臟功能惡化,甚至引發死亡。
進一步,研究者找到了整個機制中的“罪魁禍首”——心肌細胞中一個新的核受體亞家族1組D成員1(NR1D1)/心肌營養素樣細胞因子1軸(CLCF1),在晝夜節律紊亂誘導心肌損傷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熬夜,會使NR1D1的表達顯著降低,進而升高心肌中的CLCF1,增加炎癥反應,最終損害心臟。
綜上,熬夜會顯著擴大心梗面積,增加92%的心臟不良事件。單身太久的你,如果想體驗“心動”的感覺,就去熬夜吧!
熬夜原因二:提前步入“晚年”的狀態
PNAS:熬夜導致海馬體中抑制神經元活動增加,破壞記憶鞏固
為了科研、學習或工作,不得不熬了一整個通宵后,第二天會明顯感到自己整個人的反應變慢了一拍,大腦仿佛“凝固”住了,覺得自己“笨笨”的。不用懷疑,自信一些,把“仿佛”“覺得”去掉,熬夜使人變傻是有科學依據的!
此前,Science上的一項重磅研究揭示了睡眠的重要性:在深度睡眠期間,大腦中的類淋巴系統的“排污”網絡會達到高速運轉模式,比白天多排出10-20倍的“腦內廢物和代謝垃圾”。經常性的熬夜,缺少深度睡眠,則會導致受試者腦脊液中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淀粉樣蛋白顯著增加。
腦脊液反復清洗大腦的過程(DOI: 10.1126/science.aax5440)
不僅如此,熬夜導致的睡眠不足,除了為多年后的阿爾茨海默癥“打下基礎”之外,還會干擾海馬體依賴性記憶,加重大腦負擔,直接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正如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學者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所述:
為了探究睡眠不足與海馬體依賴性記憶的深層關系,研究者構建了動物模型,并利用生物信息技術學觀察背后機制。
https://doi.org/10.1073/pnas.2019318118
研究者發現,在學習或工作之后,被允許自由睡眠的小鼠腦內,海馬體齒狀回部的核糖體S6蛋白的磷酸化顯著增加,提示形成的記憶開始鞏固。而與之相反,被剝奪睡眠的小鼠,腦內海馬體磷酸化水平降低。
換句話說,熬夜誘發的睡眠不足,增加了海馬體中抑制神經元活動,使得與存儲記憶相關的海馬體中正常神經元活動無法聚集,破壞了記憶的長期存儲,擾亂學習后的記憶形成。
綜上,熬夜使得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β-淀粉樣蛋白在腦內積聚,破壞學習后的記憶形成。如果不想卷了(unjuanable),試圖早點“退休”,就去熬夜吧!
熬夜原因三:自己掌控疾病的發生
JPR:人類研究顯示,熬夜損傷DNA,增加患癌風險
雖然有些unbelievable,但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樣,熬夜被IARC列為2A致癌物,即已有充分的實驗動物以及有限的人類致癌證據證明,熬夜及夜班引起的晝夜節律紊亂與各種癌癥風險增加相關。
由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Shobhan Gaddameedhi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上發表的研究為該理論增添了“人類”層面的新證據。
在對模擬白班或夜班的志愿者進行調查后,研究者發現,熬夜擾亂了部分癌癥相關基因24小時活動的自然節律,使得熬夜黨更易受到DNA損傷。此外,熬夜還會影響人體內的DNA修復機制,使其在處理DNA損傷時出現錯誤,進而增加患癌風險。
不要心存僥幸,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顯示,熬夜真的會增加人類患癌風險!
https://doi.org/10.1111/jpi.12726
為評估熬夜/夜班對人體的影響,研究者收集了14名健康志愿者,進行為期7天的模擬實驗。其中,7人按照白天的時間表進行3天工作,另外7人則執行3天的夜間工作。
對血樣中白細胞的分析顯示,在白天工作的參與者中,與DNA修復相關的基因表現出明顯的節律性,但在夜班條件下卻會失去這種節律性。而這種DNA修復相關的節律性破壞,意味著熬夜的人群更易受到DNA的損傷。
進一步的癌癥相關基因表達變化分析,則提供了更多的證據。在相同的電離輻射下,與參與白班的人相比,熬夜黨表現出更高程度的DNA損傷。日復一日,未修復的DNA損傷不斷累積,從而增加了癌癥風險。
夜班參與者的血液中分離出的白細胞顯示出更多的DNA損傷
綜上,熬夜會打亂癌癥相關基因的表達時間,降低人體DNA修復過程的有效性,進而誘發癌癥的發生。如果想有自己掌控自己“生命”的感覺,就去熬夜吧!
去熬夜吧!去時常體驗“心動的信號”,去提前步入“安詳的晚年”,去做自己“健康的掌控者”,去做不被定義的熬夜黨吧!
ps:話說回來,在不需要“被動熬夜”的情況下,還是早點睡吧~
[1]Zhao Y, Lu X, Wan F, Gao L, Lin N, He J, Wei L, Dong J, Qin Z, Zhong F, Qiao Z, Wang W, Ge H, Ding S, Yang Y, Xiu J, Shan P, Yan F, Zhao S, Ji Y, Pu J. Disruption of Circadian Rhythms by Shift Work Exacerbates Reperfusion Injur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22 May 31;79(21):2097-2115. doi: 10.1016/j.jacc.2022.03.370. PMID: 35618347; PMCID: PMC8972444.
[2]Fultz NE, Bonmassar G, Setsompop K, Stickgold RA, Rosen BR, Polimeni JR, Lewis LD. Coupled electrophysiological, hemodynamic,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oscillations in human sleep. Science. 2019 Nov 1;366(6465):628-631. doi: 10.1126/science.aax5440. PMID: 31672896; PMCID: PMC7309589.
[3]Delorme J, Wang L, Kuhn FR, Kodoth V, Ma J, Martinez JD, Raven F, Toth BA, Balendran V, Vega Medina A, Jiang S, Aton SJ. Sleep loss drives acetylcholine- and somatostatin interneuron-mediated gating of hippocampal activity to inhibit memory consolid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1 Aug 10;118(32):e2019318118. doi: 10.1073/pnas.2019318118. PMID: 34344824; PMCID: PMC8364159.
[4]Koritala BSC, Porter KI, Arshad OA, Gajula RP, Mitchell HD, Arman T, Manjanatha MG, Teeguarden J, Van Dongen HPA, McDermott JE, Gaddameedhi S. Night shift schedule causes circadian dysregulation of DNA repair genes and elevated DNA damage in humans. J Pineal Res. 2021 Apr;70(3):e12726. doi: 10.1111/jpi.12726. Epub 2021 Mar 14. PMID: 33638890; PMCID: PMC801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