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我心目中她是一位很知書達理,有著較好修養的一個女孩,很難與眼前這樣一個滿臉陰云,牢騷滿腹地訴說著那些婚姻生活中的家長里短婆媳關系的少婦聯系到一起,難道婚姻就必須要把一個天真的小女孩給活活地摧殘成怨婦嗎?造成這種惡果的原因,是丈夫對她不夠好還是該說婆婆不夠通達?
忽然想起了我的母親,在所有的親戚朋友眼里母親是一位可以說是具備了中國傳統婦女所擁有的全部優點,她把整個的一生都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一個男人,全心全意地勤儉持家,勤快的娘通常都會養出懶惰的兒,所以導致我和姐姐們至今對那些繁瑣的家務活是毫無興趣,母親總是給我們灌輸不要干任何違背倫理道德,或是違法亂紀之事的思想,至于其他日常瑣事她都是一手包攬,從不需要我們插手。她就這樣地為了父親的那句“閑妻良母”的夸贊任勞任怨地度過了她自認為幸福的半百人生。在兒女眼中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在舅爺眼里她是最賢惠的侄媳婦,在父親眼里她是最好的妻子,如此地被大家一致夸獎的女人卻始終得不到她婆婆的認可,實際上比起其他的老人家,她是個多么地被隔壁的爺爺奶奶們嫉妒的婆婆,因為母親能做到許多媳婦們甚至是親生女兒都沒有做到的好,可最終,她還是逃脫不了所有女人都會面臨的婆媳關系。直到兩人分開居住后,暗中較勁的微妙關系才會漸漸地有所緩和。母親與她婆婆之間的故事,讓我看到一個問題:既然母親這么好,那么就該說是她的婆婆夠壞嗎?然而在她婆婆的兒女眼里她也是自己眼中最好的母親,那么又該說是她的媳婦不夠好嗎?都不夠正確。可想而知一個人無論有多么地優秀,做的百分之百的完美永遠都不會得到百分之百的肯定,這樣并不是說你不夠好,而是在某些人甚至某一個人眼里你并不夠好。一個有著很好修養的人,并不能說這個人就沒有敵人,沒有脾氣,的確,她不會像個潑婦一樣地用滿口臟話來表達出她的憤怒,僅僅只會是將表面的明戰變成心理的較量。
轉眼間,我也到了待嫁的年齡,既然每個步入婚姻生活的女人都要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婆媳關系,我也沒有三頭六臂,想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想到這個問題,雖說現在談論這個問題還為時尚早,不過既然無意中碰到這樣的事情,只想隨便說說個人的看法。自己是個特不愛計較小事的人,所謂的三姑六婆的雜事肯定不會在我身上發生.小時候父母是大人,長大了父母是小孩,我覺得老人家都是小孩子,他們經歷過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什么樣的風波大浪都走過,已經到了明鏡止水無欲無求的狀態,只會像個如來佛組一樣抱著一顆慈悲的心祈求兒女能夠平安幸福,然后很滿足很安靜地度過他們余下的人生。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孝順的子女是絕不會對父母說半句傷害他們的話的。當然,對待未來的婆婆我也一樣,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怎么去花心思跟她相處好,要怎么去做才能讓她更喜歡我,我的字典里沒有“討好”兩個字,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對待婆婆要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那樣的話應該不會有什么矛盾了吧,常常就是如此地幻想.遺憾的是,我并未能繼承到我母親身上所擁有的諸多傳統婦女所具備的優良品質,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思想較之開放一些,行為舉止也更自由,比如說不會像母親她們那一輩的人一樣,每天早上都得五六點鐘起床,僅僅只是為了趕著洗衣服,做早餐,衣服可以中午洗可以晚上洗,也可以大半夜睡不著覺起來洗都可以啊.如果你第二天有了明確的事情需要做,那么我肯定是準時起床,可如果第二天沒什么事,你為什么不能睡覺睡到自然醒,干嘛非把自己搞的那么累呢?難道就因為你起的早有人給你發獎金發獎狀嗎?難道你起的早就為了顯示你有多么地勤快?
也許是年代的差距導致了思想上的迥異,到現在為止我依然不能理解母親的所作所為,覺得她生活的很憋屈.可能我們的行為和思想在長輩們看來也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吧.所以,如果將來有一天我結婚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肯定不會選擇跟婆婆住在一起,既然矛盾是沒辦法避免,那么唯一能減少和適當避免的方法只有距離產生美嘛.重要的是我是多么地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空間,擁有真正屬于兩個人的世界,那怕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窩,一個真正屬于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