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指導性教學計劃
依據《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制定本指導性教學計劃。
一、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為國家和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新任校長或擬任校長。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幫助校長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具有履行職責必備的思想政治素質、品德修養、知識結構和管理能力。具體要求如下:
掌握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熟悉鄧小平教育理論,明確辦學方向;熟悉國家的教育法規和政策,具有依法治校的意識和能力。
了解當代社會發展形勢和國內外教育改革與發展動態,了解教育科學新知識,掌握素質教育基本理論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識、方法,提高組織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了解現代管理科學知識,掌握現代學校管理理論和方法,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發展情況,提高科學管理學校的水平。
樹立開放性的終身學習觀,增強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提高人文和科學素養。
三、培訓時間與方式
培訓時間:不少于300學時。
培訓方式:可采取全脫產方式培訓,也可視本地實際情況,采用分散自學、短期集中面授、累計學時或學分的方式。
四、課程設置(另發)
五、課程說明
?。ㄒ唬┲行W校長任職資格培訓以掌握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課程設置以'應知'、'應會'為重點。
(二)本計劃采用'寬基礎+活模塊'和'統一性+靈活性'的課程設置模式,形成基本課程、選修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相結合的課程結構。每類課程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擇培訓內容或增設地方特色課程。
?。ㄈ┙逃繉⒏鶕局笇越虒W計劃,組織制定課程標準,編寫、審定或擇優推薦與之配套的任職資格培訓基本課程教材。
六、教學要求
?。ㄒ唬﹫猿掷碚撀撓祵嶋H原則,針對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實際以及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學校校長的實際進行教學。
?。ǘ浞挚紤]到校長需求和成人在職學習的特點,積極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學員邊學邊用、學用結合、促進改革。每門課程必須保證一定的時間用于問題討論、經驗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動。
?。ㄈ┙虒W內容要'少而精',側重難點、重點,注重結合學校教育和管理案例施教。
?。ㄋ模┮扇〈胧?,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加強教學評價和反饋,不斷提高培訓質量,保證效果。
七、考核與結業
?。ㄒ唬W完每門課程,都應進行考核??己税ū匦迌热莸木砻鏅z測,對學員結合工作實際撰寫的專題論文、研究報告或教改方案的評判,還包括對學員參加面授的考勤以及對自學、研討情況的考查。
?。ǘ┯袟l件的地區,可采用學分制。
(三)近五年內已經獲得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教育學或管理學學位的,可免修相關課程。
學員學完本教學計劃規定課程,經考試、考核合格,由具備培訓資格的辦學單位發給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印制并編號的'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