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葉蛾以幼蟲危害柑橘夏、秋梢的嫩葉、嫩枝。幼蟲在葉片表皮下取食,形成彎曲的蟲道。其危害造成的傷口有利于柑橘潰瘍病的發生。
潛葉蛾又名繪圖蟲,俗稱“鬼畫符”
一、危害癥狀:
該幼蟲潛入柑橘嫩葉表皮蛀食危害,取食葉肉形成彎曲帶白色的蟲道,使葉片卷曲脫落、新梢停止生長;亦可危害嫩枝。
二、發生特點:
當4-5月份平均氣溫達20℃左右時柑橘潛葉蛾開始危害新梢嫩葉,6月初蟲口迅速增加,7-8月份危害夏秋梢最盛。成蟲多于清晨羽化和交尾,白天潛伏不動,夜間將卵散產于長2-3cm的嫩葉背面主脈兩側,秋梢多產于葉面,夏梢多產于葉背。幼蟲孵出后蛀入葉片表皮下取食危害。柑橘潛葉蛾主要危害夏秋梢,夏梢受害重,秋梢次之,春梢基本不受危害;抽梢多、抽梢不整齊的夏、秋梢更易遭遇潛葉蛾的危害。
三、防治方法:
1、夏、秋季控制肥水,避免氮肥的過度施用,造成葉片嫩綠,老化推遲,有利幼蟲取食,從而導致受害加重;冬季剪除受害枝梢,以減少越冬蟲源。
2、夏、秋梢抽發期,抹除過早或過遲抽發的新梢,于潛葉蛾發生低峰期適時放梢。
3、放梢期,當新梢萌發至0.5-1厘米時噴藥防治,每7天左右一次,連續噴2-3次,直至停梢為止。建議國光“毒箭”稀釋750-1000倍,配合國光吡蟲啉稀釋1000-1500倍葉面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