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標題大家應該知道高血脂是吃出來的!那么高脂血癥患者不能吃什么呢?我的答案是沒什么不可以吃。重要的是吃多少怎么吃!??!
飲食與血脂不可不說的關系
高脂血癥是人們日常飲食中食用了大量油膩食物、攝入了過量的膽固醇,而過量的膽固醇進入到血液中沉積下來,久而久之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
對于血脂輕度升高人群,如果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又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是不需要降脂藥物治療的。只要大家能堅持合理的飲食,同時日配合適當運動,就可以達到輕度降脂的目的。
高脂血癥的飲食原則:
高脂血癥患者的飲食原則既要達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又要使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供給,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合理的飲食計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控制脂肪的攝入量
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豬油、肥豬肉、黃油、肥羊、肥牛、肥鴨、肥鵝、雞皮等食物的攝入。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含量過多,促進膽固醇吸收和肝臟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還可使甘油三酯升高。
人體中的脂類大部分從食物中來,所以高脂血癥患者飲食應有節制,將脂肪攝取量減至每天熱量來源的30%以下,將飽和脂肪攝入量保持在每天熱量的10%以下.
限制膽固醇的提入量
高脂血癥患者膳食中的膽固醇每天應不超過300毫克,嚴重的高脂血癥忠者,膳食中的膽固醇每天應不超過200毫克。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魚子、蟹黃。魷魚等食物。食物中的膽固醇會影響體內新陳代謝,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增高,使患者病情加重
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增加糞便體積和腸蠕動,促進膽固醇從食物中排出,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但大量食用可引起大便量及次數增多,排氣及腹脹等不良反應,因此高脂血癥患者適當增加攝入即可,每天25-35克最為理想。
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不要過多吃糖和甜食,因為糖可轉變為甘油三酯,加劇高脂血癥患者病情。
供給充足的蛋白質
攝入一定的蛋白質,有利于高血脂的治療。蛋白質的來源非常重要,應主要攝取來自于牛奶、雞蛋、瘦肉類、禽類(去皮)、魚蝦類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的。但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50%以上。
高脂血癥患者應該知道的飲食細節
吃肉的講究
血脂高的人,只要選擇了正確的食材和正確的飲食方式,適當吃點肉是沒問題的。比如“白肉”(即魚、禽類肉),“白肉”與“紅肉”(豬、牛、羊肉)相比,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特別是魚類,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于預防血脂異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脂血癥患者可將“白肉”作為肉類的首選食物。
如果有些高血脂者不愛“白肉”愛“紅肉”,那么,比之羊肉和豬肉,牛肉更適合高脂血癥患者。因為對于血脂高的人來說,不但要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也要控制熱量的攝入。牛肉的膽固醇含量雖然和羊肉、豬肉差不多,但其所含熱量要遠遠低于豬肉和羊肉。此外,牛肉后腿部位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也低,更適合血脂高者。
高脂血癥患者雖可開葷,但也應食之有度,每天75克即可,且紅肉最好吃清燉的(燉2小時以上),經過長間燉煮,肉里面的油脂消除了很多,飽和脂肪酸含量也大幅下降,這個時候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卻沒有減少,會起到降低人體膽固醇的作用。
食用油的選擇
用于人們食用的油脂有動物油和植物油兩類。由于大部分動物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能加劇動脈粥樣硬化,對高脂血癥患者有催化病情加劇的作用,故要排除。而植物油中則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居多,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因此高脂血癥和冠心病患者宜食用植物油。
植物油分為三類
飽和油脂:如椰子油和棕櫚油,這些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高脂血癥患者飲食中應減少這類油脂。
單不飽和油脂:包括花生油、菜油等,這些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它們不改變血膽固醇水平。
多不飽和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香油、棉子油、紅花油、葵花子油等
這些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它們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水平。高脂血癥患者飲食中應選用此種油脂。
另外多不飽和油脂還有一部分存在于一些海魚中,高脂血癥患者應適當多吃海魚和魚油。
生活中減少脂肪攝取量的烹飪方法:
日常飲食中無論哪一種油,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肥胖。因此,在烹調當中要注意減少用油量。根據高脂血癥患者低脂低熱量的飲食要求,下面介紹幾種適合高脂血癥患者的烹調方法:
1.選用蒸、煮,拌、煨、燉、汆、涮、熬等烹調方法,不但能降低營養流失,而且可減少烹調油使用量。
2.在吃牛排、豬排、雞塊等大塊肉時,可能不自覺就吃下過量的肉,如果將肉切成細絲,丁狀或片狀,再和蔬菜或豆類一起煮成半葷半素的菜,雖然看起來分量比較多,但吃進去的肉量會比吃大塊肉少,當然吃入的脂肪量也相對 地減少了。
3.油溫不宜太高,色拉油、調和油在開始大量冒煙的時候會達到250℃左右,如此高的溫度不僅會導致油質變,也會損失菜肴原料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正確的做法是熱鍋涼油做菜或者先往油里扔進一片蒜片試試油溫,如果蒜片四周大量冒泡但顏色不馬上變黃,證明油溫適當,就可以炒菜了。
(作者:周艷麗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常務理事/遼陽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