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說,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口味。作為一種因獨特香味和誘人苦味而風靡全球的零食,巧克力的魅力在于它無可比擬的口感及豐富多樣的品類。
巧克力與健康的淵源
在公元4世紀北美洲的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將一種叫做可可豆的物質,通過簡單而奇妙的加工炮制成各種能給當時的人們帶來舒適口感的食物,那些組合和加工在如今看來簡直非常之無厘頭——比如加入辣椒、番椒、玉米粉或者其他聞所未聞的一些那些遙遠的年代里不知名的香辛料,可想而知它當時的口感。但作為我們熱愛的巧克力的前身,它最早的功效居然就是和健康聯系在一起的,這些可可豆和各種草本植物的結合帶來了類似于我們中國的中草藥一樣的健康作用,它們通常表現在可以提神和強身健體,因此被當時皇家貴族群體廣泛食用,而非平民化的食物。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還曾經把可可粉和香料拌在甘蔗汁中成為一種頗香甜的飲料,喝了可保持清醒愉悅——也就是說,在巧克力還未曾面世的時候,它的原料就被發現具有一定的神奇健康作用。這種能帶來健康作用的物質一直被歷史面紗所遮蔽,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相關領域科學家研制出來,它就是可可黃烷醇。
真正可以被叫做巧克力的食物是在1876年被一個叫彼得的瑞士人研究出來,他別出心裁地把西班牙人的可可粉甘蔗汁飲料里加入了牛奶,成為了牛奶巧克力,同時也是現代巧克力出現的標志。不久之后就有人順水推舟地將液體巧克力脫水濃縮成了一塊塊便于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此后開始,它獨特的香味席卷了全世界人的味蕾。當然慢慢我們發現這種美味還擁有諸多好處:比如可以緩解情緒低落,對于集中注意力、加強記憶力和提高智力都有作用影響。
什么是可可黃烷醇
了解可可黃烷醇之前一定要了解黃烷醇,這是一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類黃酮物質,可以促進人們心臟健康。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黃烷醇能幫助提高大腦的計算能力。充足證據可以證明,普通劑量黃烷醇可以防止功能退化,“吃富含黃烷醇的蔬菜和水果數量越多,對大腦就越有益處”。黃烷醇在蘋果、葡萄、紅葡萄酒、茶及可可里含量豐富,而可可黃烷醇屬可可豆所特有。
黑巧克力和可可黃烷醇的親密關系
作為使用可可粉最為多量的黑巧克力,其中的可可黃烷醇的含量明顯高于其他巧克力。白巧克力因其特別的制作工藝所以不含有可可黃烷醇,牛奶巧克力和其他品類巧克力的可可黃烷醇含量都不如黑巧克力高。
黑巧克力因有最多的可可豆而成為可可黃烷醇含量最高的一種巧克力。黃烷醇被科學家研究發現屬比較嬌氣范疇——它在可可豆里含量雖比較高,不幸的是可可豆要做成巧克力要經過好幾道工序,在這些工序中它極易被破壞掉。尤其是在一些傳統加工工藝里黃烷醇很容易被流失——所以很多巧克力生產商會采取更科學、溫和的加工工藝來保證黃烷醇的含量。大體上來說里面可可的成分會很高但并不意味著黃烷醇的量會很高,這全取決于它使用什么樣的加工工藝。加工工藝不一樣,黃烷醇的量也會不一樣。舉例說明有一種可可豆處理工藝叫可維諾(Cocoapro TM),這種工藝已被沿襲十多年歷史。它是目前廣為使用的加工工藝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可可豆里的黃烷醇。市面上瑪氏公司出品的德芙等品牌的巧克力外包裝上就可看到這一標志。
可可黃烷醇的過人之處
經過相關科學家近20年的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對人體心腦血管系統的正面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松弛血管內基層肌肉,加速血液流動頻率,增加皮膚彈性延緩衰老。同時增加腦部供血量讓人更清醒有活力。
2.降低血液中血小板的活性,減弱血小板反應和降低其活動能夠使血液在血管里更加暢通流動,這對維護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其作用相當于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
3.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實質上是血液中天然存在的一個物質,它很容易在血管內壁沉淀下來,形成斑塊。可可黃烷醇的氧化作用可以避免相關疾病的發生。
4.可以降低血壓,經過研究發現可可豆里的黃烷醇可以明顯降低收縮壓,大概最多可以降低5%-4%。這個從臨床上來講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通過近20年研究越來越多的結果表明,吃黑巧克力更有益于身體健康。雅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會的年會上說,吃100克黑巧克力就可改善健康年輕人的血管功能,其效果可持續至少3小時。
專家建議:
吃黑巧克力真的會帶來明顯的健康嗎?
我們從來都不能說是為了健康而去吃黑巧克力,這不科學。巧克力有它自身的健康方面的局限性,而且任何食物都講究搭配食用,使其發揮更大的有益于人體的作用。我們只能說如果你喜歡吃黑巧克力,而它恰好又可以帶來一些健康方面的好處,這樣就會比較完美。確切來說,具有非常良好的、規律的食用黑巧克力的習慣是能夠達到一些方面的健康的,尤其是對心腦血管方面的影響非常顯著。
我們每天需要攝取多少可可黃烷醇?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每天食用100毫克左右黃烷醇最佳。
巧克力是一種高能量的食物。我們一定要告訴消費者,我們不會是因為巧克力的健康益處而去吃巧克力。但如果你喜歡吃巧克力,同時巧克力會給你帶來額外的一些益處的話,這是很令人高興的事。巧克力一般每100克的能量是2300千焦左右,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大家吃很多。吃任何食物都要適量攝入。就巧克力來說,不同的人都會存在個體差異,一般建議每天吃二三十克。或者有一些人可以吃到40克,這都是一個較為合適的量。另外在享用巧克力的時候,在每天的膳食上稍微做一下合理調整,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巧克力適用于每一個人嗎?
巧克力這種食品適合大多數人群,男女老少都適用。但是可能會有一些個體因為一些問題比較不適合。因為畢竟它是一種高能量的食品。比如你有糖尿病,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吃,但一定要跟整體膳食來結合,形成一種健康互補的飲食方式。我們知道營養學家有一個原則,即沒有哪一種食品是壞的,主要看它搭配什么來食用可以達到一個更合理的效果。有一些人會有一些誤區,以為巧克力以及其他糖果會對牙齒不好,其實造成牙齒不好的最大因素是因為吃完糖,糖會留在牙齒周圍,造成細菌繁殖,細菌分泌的物質會損害牙齒。對巧克力來說,實際上和一般的糖果相比,它含有的糖分較不易于殘留在牙齒周圍,對牙齒的影響較小。其實糖分并不會損害牙齒,而是殘留在牙齒周圍的糖分導致的細菌繁殖會損害牙齒。有幾點需要注意,巧克力糖不同于巧克力,它是高卡路里、高糖和脂肪的食物,絕不屬于健康食品。我們吃的大多數巧克力中,可可豆都是經過加工的,去掉了其中的類黃酮,以去掉苦的味道(類黃酮稍帶苦味)所以也不含有可可黃烷醇。
怎樣辨別優質巧克力?
從健康角度來說,食品與營養學專家建議大家多食用黑巧克力。一些更專業的巧克力達人也許會直接選擇這種巧克力的可可豆產地,比如最好的產地之一是在非洲象牙海岸。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直觀上很難辨認你所食用的巧克力從何而來,這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看品牌,越大的品牌越有品質和口味的最佳保障。大品牌為了保證質量會選擇一些比較可靠的可可豆,雖然成本會高一些,但是他們一般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做妥協。
其次是看外包裝上的成分標示。有一類別的“巧克力”是使用一種叫“代可可脂”的物質來成就巧克力的,而非正宗的“可可脂”,代替品的品質自然沒有天然原材料的純正口感。
Tips
孕期前三個月絕對不要嘗試吃黑巧克力,六個月之后可以適當食用。不要太多,建議可可脂含量在50%左右即可。
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不宜食用巧克力,因為黑巧克力中同樣含有糖分。
由于黑巧克力有降低血小板凝固的作用,所以血小板過少,傷口不愛愈合的人也不應多吃。
膽結石的患者不應經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