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面向公眾舉辦的主題為“遠離癡呆,重視老年記憶障礙預防與治療”的大型健康講座現場,該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志珺教授公布了一項隨訪調查結果:該院對69名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老人進行了隨訪調查,發現兩年半后有15人轉化成了老年性癡呆。專家建議說,醫療機構應更多、更早開設老年記憶障礙門診,提高患者早期就診率和防治干預比例。
中大醫院神經內科記憶障礙門診調查了1480名老年人,其中老人自訴有記憶功能明顯下降的有476人,專業醫生經過全面、科學評估,發現115人存在輕度認知障礙。在兩年半后,隨訪調查到有輕度認知障礙的69位老人,雖然經過訓練、藥物治療等干預,但仍因干預較晚、病情進展快,結果15人轉化為癡呆,這些老人年齡均在60歲以上。而對照組的48位有記憶下降但尚未構成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在醫生指導下注意日常保健,最終僅有1人轉化為癡呆。
據中大醫院神經內科負責記憶障礙門診的主治醫師施詠梅介紹,老年人發生記憶障礙是癡呆最早出現的癥狀,特別是近記憶力發生障礙,而遠記憶力卻相對保存。
專家指出,老年人一旦出現記憶力減退,就要引起警惕,并要采取措施積極干預,因為早期干預能夠有效延緩或減少癡呆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