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有不少老年人,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自覺或不自覺地讓自己陷入了晚年生活的誤區。
誤區之一:懶惰散漫的生活
有的老人覺得自己辛苦勞累了大半輩子,現在完全可以歇口氣了,可以自由散漫地過日子了,于是,失去了生活目標,生活起居也變得沒有規律。有的老人過分放縱自己,嗜煙貪酒,娛樂無度,飲食無常,這樣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誤區之二:過分依賴子女
有的老人認為,人老了,離天遠了,離地近了,常常輕視生存價值,失落悲觀。晚年生活過度依賴子女,與外界隔離,專為兒孫做家務。有的老人把財產全部交給子女支配,自己一切處于被動之中。這樣的生活會給老人帶來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逆差”,使之無所適從。有的老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因而產生焦慮情緒,多愁善感,對生活感到厭煩,以致失去生活樂趣和生存意義。
誤區之三:過度發揮余熱
一些老人不顧年老,只想賺錢,結果因操勞過度而損害健康。老年人利用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與智慧,老有所為,合理地為社會和家庭創造財富本無可非議,但應量力而行。有的老年人也像青年人一樣加班加點、拼命賺錢,這實質上是在用健康來換取金錢。
誤區之四:再婚問題上的自我封閉
有的老人喪偶后在再婚問題上自我封閉,長期與外界隔離,這樣會帶來諸多身心疾病,對延年益壽十分有害。老年人喪偶后,應該面對現實,大膽地追求人生幸福,營造晚年幸福生活的港灣,才是健康長壽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