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觀因素來說,社會上很多人還對老年人的再婚要求感到不理解,認為都好大一把年紀了,還結什么婚?他們不理解老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再婚問題已引起社會關注。
一些人甚至認為老年人提出再婚是“老不正經”,盡管有的兒女很孝順,但畢竟不能代替老伴在家庭中的地位,老年人心理孤單時需要傾訴,有的話題對兒女往往難以開口。
貴州大學法律系教授劉淑芬說,原來的《婚姻法》和登記管理辦法,在程序上對婚姻登記當事人的心理保護不夠,居委會和單位證明、婚檢等,在年輕人看來不是問題的事情,到了再婚的老年人那里,往往會受到心理上的“歧視”,法律的人性化考慮較少,造成了婚姻當事人的心理障礙。但可以預見,隨著新的《婚姻法》的實施,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快樂地享受美麗的“夕陽”。
老年人心態 非婚同居實屬無奈
“現在的年輕人都崇尚自由戀愛,為何他們對老年人的再婚選擇卻那么不理解?”現住貴陽市的錢阿姨無奈地說,作為老年人,都想堂堂正正地重新組織家庭,但諸多障礙讓他們對再婚望而生畏。錢阿姨的前夫因病去世后,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老王,倆人感情融洽,準備再婚,卻遭到老王子女的一再阻攔。老王的子女認為錢阿姨結婚是為了父親的遺產。雖然兩位老人一再解釋,并表示將經營的兩家汽車修理廠全部交給兩個兒子,但兩個兒子仍“不領情”,還動手毆打二老。萬般無奈之下,錢阿姨與老王一年前從外地來到貴陽登記結婚,成為合法夫妻。
貴陽市婚姻家庭建設協會會長王海晨介紹說,近幾年,老年人的婚姻問題更為突出地表現在經濟問題上,很多老年人因為怕將來一方去世后,在財產分割上產生糾紛,就只能委曲求全,開始“非婚同居”的生活。一些老年人在贍養問題上還擔憂,如對方先于自己去世,自己又因婚姻問題“得罪”了子女,可能會陷入無人照顧的窘境,這也是引起老年人“非婚同居”的因素。另外,子女對遺產問題的擔憂,也讓他們對老年人的“非婚同居”給予默許。子女們認為,只需“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切事情都好說。面對種種原因引起的老年人“非婚同居”現象,王海晨一臉無奈。
“非婚同居”并不能帶來一勞永逸。據悉,一些“非婚同居”的老人在一方去世后,處境十分尷尬,尤其是沒有生活來源的老年女性,在同居的老伴過世后,無人贍養,也得不到任何經濟上的補償。貴陽市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律師耿斌說,這種“非婚同居”關系在法律上是不受保護的,一旦有一方去世,由此帶來的諸如經濟、贍養等問題,除了協商解決外,別無他法,在法律上他們的權益尚處于一個“真空地帶”。
兒女心態 不能承受父母再婚之“累”
人到中年,在社會上相對壓力較大,他們必需面對來自工作、子女、父母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問題。對于老年人的再婚要求,他們是什么態度呢?
貴陽市婚姻家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錢淑芳介紹說,由于工作關系,她目睹和聽到過許多兒女阻礙老人再婚的種種理由。兒女的心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面子說
在一些子女看來,老人再婚是一件“丟人”的事,有損自己的面子。一些子女表示,別人家的老人要再婚可以理解,但這種事情假使發生在自己家里,那是非常難接受的。
二,贍養說
子女認為,一旦自己的父母去世,“莫明其妙”地還要承擔起贍養“外人”的責任,誰樂意攤上這種“苦差事”?所以,他們堅決反對老年人合法地再婚。
三,財產說
子女們往往從經濟角度來考慮老年人再婚的問題,擔憂父母的遺產會流入“他人”之手,所以給予阻撓。不少老人正是主動放棄,為了免除兒女的“后顧之憂”,或者沒有再婚,或者選擇“非婚同居”。“保姆”說一點子女面對社會生活中的壓力,迫切希望老人能在家里分擔一些負擔,可以照顧一下孫兒孫女,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部分老人在家中或多或少地扮演著“保姆”的角色。一旦老人再婚組成新的家庭,必然在精力上與兒女家庭的需求不能兩全。
老年人婚姻現狀:難圓與尷尬
家住貴陽市花溪區的徐應昌老人不久前走進當地法院,一紙訴狀將老伴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決雙方離婚。老人要求離婚的理由非常簡單,就是夫妻倆較長期沒有生活在一起了。
負責辦理此案的貴陽市花溪區孟關法庭李海忠法官介紹說,原告與被告結婚已經幾十年,孩子都已成家立業。徐應昌老人的老婆因要照顧孫兒,為了省去每日奔波,就干脆住在了孩子家,老兩口過起了分居的生活。一段時間后,徐應昌老人終于無法忍受這種安排,以夫妻長期分居、感情不和為由,向孟關法庭提起了訴訟。
盡管經過調解,雙方最終沒有離婚,但這個案子卻折射出了一個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即老年人的婚姻是否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作為老年人,是不是應該犧牲自己正常的家庭生活?
實際上,為了顧全子女,老年人都渴望晚年生活幸福。曾經在民政部門擔任領導的王海晨退休后,邀約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婚姻家庭建設協會,在協會的工作中,他接觸到了很多遇到婚姻問題的老年朋友。他說,絕大部分的老年人在喪偶或者離異后,要求重新組織家庭的愿望十分強烈。在過去的調查中,他們獲悉,7成以上的老人都有再婚的要求,而真正可以再婚的只有10%左右。眼下,老年人婚姻方面最為突出的問題是“非婚同居”,還有就是由于子女長期在外而形成的“單身老人”現象。
貴州省老齡委綜合處副處長徐勇說,我國現在的老齡人口已經達到1.36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0.4%,依照聯合國的相關評價標準,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
有關專家認為,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婚姻是個無法繞開的問題,社會的關愛以及世俗的看法和老年人自身觀念的轉變,是決定他們能否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因素。
看來,如何看待老年人再婚還是個深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