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黃州寒食詩帖》,紙本,橫34.2厘米,縱18.9厘米,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饵S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一氣呵成,而無荒率之筆。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于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正如黃庭堅詩后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詩中陰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烏銜紙、墳墓等,渲染出一種沉郁、凄愴的意境。表達出了作者時運不濟謫居黃州的灰暗煩悶的心境。這兩首詩放在蘇軾三千多首詩詞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當作者換用另一種藝術形式——書法表達出來的時候,那淋漓多姿、意蘊豐厚的書法意象釀造出來的悲涼意境,遂使《黃州寒食詩帖》成為千古名作。
查看大圖查看大圖查看大圖查看大圖查看大圖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這件書跡以圓筆藏鋒為主,起筆與收筆,鉤挑波撇都不露鋒鋩,由橫轉豎也多為圓轉的筆法,結體勻整安穩,顯現氣定神閑,不疾不徐的情態。趙孟頫題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查看大圖劉墉、和珅書法
查看大圖和珅 書法 --- 和珅并非后人傳說的那樣不學無術。據《和珅列傳》記載,和珅的記憶力驚人、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多才多藝,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乾隆一生喜愛做詩、書法,和珅為了迎合乾隆,在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清 年羹堯 書法 ---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div style="height:15px;">
查看大圖清 年羹堯 書法 ---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div style="height:15px;">
蔡襄《蒙惠帖》---“宋四家”中,從書法風格來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
【黃庭堅·花氣熏人帖】草書,紙本。黃庭堅的草書在“宋四家”當中應該說是水平最高。他“學草書三十余年”,張旭、懷素處窺到了筆法的堂奧。后人評價他的草書 高于他的行楷書。此帖第二行還斤斤于行草之間,
宋 歐陽修《灼艾帖》--- 此帖書法端莊勁秀,即露鋒芒又頓挫有力,正是黃庭堅所謂的“于筆中用力,乃是古人法”和蘇軾說的“用尖筆干墨作方闊字,神彩秀發、膏潤無窮”、“筆勢險勁,字體秀麗”。北京故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