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peanut oil)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另外還含有軟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19.9%。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于人體消化吸收。據國外資料介紹,使用花生油,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并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還含有甾醇、麥胚酚、磷脂、維生素E、膽堿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膚皺裂老化,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膽堿,還可改善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
玉米油又叫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從玉米胚芽中提煉出的油。玉米胚芽脂肪含量在17%~45%之間,大約占玉米脂肪總含量的80%以上。 玉米油中的脂肪酸特點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85%。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它對于血液中膽固醇的積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減少對血管產生硬化影響。對老年性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積極的防治作用。由于天然復合維生素E的功能,對心臟疾病、血栓性靜脈炎、生殖機能類障礙、肌萎縮癥、營養性腦軟化癥均有明顯的療效和預防作用。有的老人每天空腹食用一匙玉米油,以此作為一種補品。玉米油是在玉米精煉油的基礎上經過脫磷、脫酸、脫膠、脫色、脫臭和脫蠟精制而成的。玉米油澄清透明,清香撲鼻,油煙點高,很適合快速烹炒和煎炸食物。
大豆油又叫豆油、黃豆油。大豆油色澤深黃,有豆腥味。取自大豆種子,大豆油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油脂。從營養價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櫚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亞油酸50-60,亞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構成較好,它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的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還含有多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豐富的卵磷脂,對人體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體消化吸收率高達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優良食用油。
胡麻油也就是亞麻籽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引起了醫療、食品、農業等許多領域科學家的關注。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亞麻籽油是一種優質食用油,富含α一亞麻酸及各種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內可直接轉化成DHA和EPA。亞麻籽油中含48%的亞麻酸,這是植物油中最高的,是一種經濟實用的“深海魚油”。眾所周知,“魚油”指EPA和DHA,是由海里的α-亞麻酸(主要含在海藻中)在魚的體內變成的。人服用α-亞麻酸(主要含在胡麻油中),在體內也會合成EPA和DHA。所以食用富含a-亞麻酸的亞麻籽油,就可以起到類似吃“魚油”的效果;修復更新腦神經細胞膜的不飽和脂肪酸鏈,起到健腦、促智、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小動脈和預防血栓形成等。
葵花子油,又叫葵瓜子油,是向日葵的果實油。它的子仁中含脂肪30%-45%,最多的可達60%。葵花子油顏色金黃,澄清透明,氣味清香,是一種重要的食用油。它含有大量的亞油酸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人體細胞的再生和成長,保護皮膚健康,并能減少膽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積,是一種高級營養油。它顏色金黃、澄清透明,具有芳香氣味[1] 。葵花籽油在世界范圍內的消費量在所有植物油中排在棕櫚油、豆油和菜籽油之后,居第四位。全球葵花籽油產量穩定在1000萬~1200萬噸之間,葵花籽油是歐洲國家重要的食用油品種之一。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如臺灣、香港、日本、韓國的葵花籽油消費比例高達70%。
橄欖油是由新鮮的油橄欖果實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經加熱和化學處理,保留了天然營養成分。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 。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 在地中海沿岸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 原因就在于其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檔橄欖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欖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的天然果油汁,(剩余物通過化學法提取橄欖果渣油)是世界上以自然狀態的形式供人類食用的木本植物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