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是外科手術發展趨勢,脊柱外科目前已經開展的微創技術有:經皮椎間盤切除術、經皮椎間盤鏡直視下椎間盤切除術、后路顯微內鏡椎間盤切除術、后外側經皮椎間孔鏡手術等,其中椎間孔鏡手術是脊柱外科目前最先進的微創靶點治療技術。
在歐美發達國家,椎間孔鏡手術已經成為治療脊柱疾病的主導手術方式,國內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早已經開展。
根據椎間盤突出大小、部位不同,從背部側方或后放入路,進入椎間孔,在安全三角區、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實施手術。在內窺鏡直視下清楚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治療椎管狹窄、修補破損的纖維環等。
1、腰椎間盤突出癥:反復發作的腰痛、腰腿疼,行走受限,間歇性跛行等。
2、椎間盤源性疼痛:椎間盤突出不明顯,但是疼痛明顯,反復發作保守治療無效。
3、頸椎病:慢性頭暈惡心,頸肩部沉重、疼痛,上肢根性酸脹、灼痛等癥狀。
4、腰椎椎間孔狹窄:腰腿痛,椎間孔骨質增生或韌帶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間孔狹窄。
5、椎管狹窄:疼痛、麻木、感覺運動障礙。
椎間孔鏡適用于大多數脊柱疾病的治療,對于不同的病理階段,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治療方法。
1、微創:通過側方或后方入路到達病變區域,避免對椎管和神經的干擾,不咬除椎板,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對脊柱穩定性無影響。
2、直接:靶點穿刺直達病灶,能夠可視下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間盤。
3、并發癥低:創傷很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幾率降低;避免在后方重要結構處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經的粘連。
4、安全性高:整個手術在局麻下進行,書中醫生能與病人互動,不傷及神經,基本不出血,手術視野清晰放大,大大降低誤操作的風險。
5、康復快:由于手術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患者術后次日即可下地活動,平均3-6周恢復正常工作和體育鍛煉。
6、患者滿意度高:術后立即緩解疼痛,大小便自理,護理簡單,傷口僅0.7cm,符合美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