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造像
漢傳佛教指流行于中國內陸,以漢語為傳播載體的佛教流派,漢傳佛像藝術是漢傳佛教和重要表現形式和組成部分。千百年來,漢傳佛教藝術在不同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們審美觀念的影響不斷發生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時代風貌,形成了具有漢文化特色的藝術。
田延和造像北魏 河南博物院藏
皇甫德造像 北魏精景明二年(公元501年)
殘高73厘米,寬68厘米。河南輝縣出土。
張難揚造像 北魏景明思四年(公元503年)
高140厘米,寬90厘米,厚33厘米。
厚存地不詳,新鄉市博物館早年征集,現存河南博物館。
閻勍之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
殘高182厘米,寬91厘米
原存河南輝縣市常村鄉沿村,現存河南博物館
王毛郎造像 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
通高219厘米,寬118厘米,厚26厘米
原存輝縣市吳村鄉山陽村,現存河南博物院。
孔惠超造像 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
通高206厘米,最寬處97厘米,厚15.5厘米。
交腳彌勒造像 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
通高34.5厘米,寬19.5厘米,厚9.2厘米。
1980年偃師市小灣村出土,現藏洛陽古代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