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市90公里,幅員面積20249.45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第二個建成區人口過百萬的特大城市,是享譽世界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自古有“蜀道明珠”、“富樂之鄉”之美譽。
綿陽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古名“涪城”、“綿州”,自公元前201 年漢高祖設置涪縣以來,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歷來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這里是人文初祖黃帝的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中華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締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誕生地。古往今來,這塊土地英才輩出,哺育了唐代詩人李白、宋代文豪歐陽修、詩書畫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調元、現代作家沙汀、“兩彈元勛”鄧稼先、小麥育種專家馮達仕等無數杰出人物。
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先后獲得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迪拜獎)、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中國最佳宜居城市等諸多榮譽,是國務院批準建設中國唯一的科技城。
綿陽是成渝經濟區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全國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全國首批“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市.
【美麗的綿陽】
藥王谷旅游度假區是我國第一個以中醫藥養生為主題的山地旅游度假區,也是5.12地震后四川省內首家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標準新建的旅游景區。位于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林峰村的藥王山上,度假區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竇圌山山顛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岳、竇真、魯班。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險路可通,其余兩峰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懸橋相連。
七曲山大廟是川西北地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山勢雄奇,廟宇依崖而立,喬木垂蔭,風光秀麗,素有“蜀道明珠”之稱。唐代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描述的“五丁開山”的故事就發生在此。
李白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寶、太華諸山,峰巒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點有太白碑林,隴西院、太白祠、名賢祠,李白衣冠墓、磨針溪、洗墨池、粉竹樓、月園墓等。
西羌九皇山景區位于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境內,海拔2840米,景區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處于成都至九寨溝的旅游環線上。景區地處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這里是羌民族聚居區。
綿陽富樂山景區位于綿陽市城東兩公里處,是一個以園林建筑見長、融三國遺跡與山水結合的新景觀。
報恩寺,全稱勅修報恩寺,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境內,距綿陽市區184公里,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朝宮殿式佛教寺院建筑群。
北川羌城旅游區位于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境內,總面積6.01平方公里。北川羌城旅游區是一個開放性景區,集紀念緬懷、感恩大愛、禹羌風情和生態休閑于一體,由北川地震遺址區、北川新縣城,北川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吉娜羌寨、維斯特游客中心等景點組成。
佛爺洞位于江油市西北14公里處,是神迷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此處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連李白讀書臺;東臨觀霧、竇團山;西依瑩華山、乾元山。 它是通往九寨溝風景區的必經之地。
天音風景區位于四川西北的江油市含增鎮境內,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0平方公里),距江油市區12KM,距成都140KM。屬自然山水和喀斯特地貌與石灰巖巖溶結構斷裂形成的溶洞群觀。
羅浮山景區位于綿陽市安縣境內,山中常年水氣升騰,整座山好像浮在云霧中,因此又名浮山。明朝時候,羅浮山就成為中國佛教和道教勝地,受到朝覲。古有“羅浮仙境”、“小西天”、“甲巴蜀”之稱。
王朗自然保護區位于平武縣境內,地處全球生物多樣核心地區之一的喜瑪拉山-橫斷山區,保持了完整的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內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7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