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是老人的生活保障
如果父母養老保險一次性繳清
賺了還是虧了?
數字說明一切。農村老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養兒防老”,所以大部分老人從來都沒交過養老保險。
好消息是,如今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這樣到60歲之后就可以領養老金了。
那么問題來了,你愿意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么?劃算不劃算,我來給你算算賬。
一次性補繳
按照2017年社保政策,男滿60,、女滿55歲的農村戶籍人口,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合計94428元,60歲后每月可領取800至1300元不等養老金(各地政策不一樣,養老金會略有偏差)。
為方便計算,按照補繳本金94000元,每月領取1100元養老金來舉例。這樣的話,老人年滿60歲后,每年收入是1100*12=13200元,大約需要7.2年“回本”。
不考慮任何意外情況,按照中國居民平均壽命75歲計算,補繳后可領取15年養老金,總額是13200*15=19.8萬元。
結論: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投資9.4萬元,75歲時所得總收入為19.8萬元,賺得10.4萬元(不考慮通脹)。
用這筆錢理財
如果拿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的94000元理財的話,會是什么情況呢?先來看投資7.2年后的情況,如補繳養老金,此時剛剛回本。但如果是理財的話,哪怕是保守些,按照8%的年化收益率計算,這筆錢也已經超過94000*1.08^7=16萬元。
再算15年后的情況,年化收益率還是8%,94000*1.08^15=30萬元!
結論:拿本金9.4萬元理財的話,75歲時合計本息至少約30萬元(理財不必等到60歲后再開始)。
差距很明顯,按15年期限計算,自己理財的話本息合計是領取養老金的1.5倍,整整多出10萬元。怪不得那么多人吐槽!
雖然理財收益更高,但是父母一半理財知識匱乏,所以兒女應該主動幫助父母用這筆錢理財,搞搞基金定投、網貸投資,到時候每個月自己給父母發養老金,既盡了孝道,又能積累財富,你說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