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倒茶”是請人品茶,以文示尊。
“右手倒酒”是重情重義,以武顯重。
為什么用左手倒茶,右手倒酒?很多人說沒聽說過這個說法,事實上這樣做既遵循了中華傳統禮儀,又符合實際情況。下面就讓有書君來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吧。
從先秦開始,中國史上多數朝代均以“左為尊”,這是我們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禮儀習慣。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說,魏公子無忌駕車去請隱士侯嬴,“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車上空著左邊的尊位,等待侯贏就坐。“虛左”,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常用的成語“虛左以待”。《道德經》示——左文右軍,左尊右重。
所以說倒茶用左手是請人品茶,以文示尊。茶是清雅之事,家里來了親朋好友,給客人上茶是對喝茶者的尊敬,而左手倒茶也是符合中國以左為尊的禮儀規范的。
倒酒用右手是重情重義,以武顯重。酒滿心實,感情深一口悶,因為酒乃陽剛之物,要的便是那種精神之亢奮,個性的張揚和情義的抒發。
當對飲的雙方都將滿滿的一杯酒同時一飲而盡,杯底朝上之時,那種豪爽之氣隨著酒杯的傾斜奔放而出,此時酒之味已不是主要的了,那是一種雙方情義的完全釋放與交融。
我們都知道,飯桌上的茶壺一般都較大,如果裝滿水,茶壺就會比較重,一只手不容易拿起來。給人倒茶時,一著急很容易就會將茶水灑在賓客、自己身上或灑在飯桌上,甚至可能把茶壺摔爛,所以給人倒茶時,大家都用兩只手。
根據力學原理,一般情況下,我們的右手承重能力較強,因此大家就會把右手放在茶壺的底部(若茶壺底太熱則會墊以小碟子以隔熱),用來支撐茶壺的重量,保持穩定,左手則操作倒茶的動作。因為茶水燙手,倒茶時,茶杯一般都不會拿在手上。倒完茶若要敬茶,人們會放下茶壺,雙手捧杯奉予所敬之人。
至于倒酒,左右手的使用,剛好相反。那是因為不管是白酒、洋酒還是葡萄酒,酒瓶還是酒壺,都比酒杯重很多,因為右手更能夠承重,基本上由右手拿酒瓶或酒壺把酒倒進左手所持酒杯中,然后將酒杯遞給所敬之人。
由此可見,用“左手倒茶,右手倒酒”的確是既遵循了中華傳統禮儀,又符合實際情況。
茶屬于文道,酒屬于武道。為什么用左手倒茶,右手倒酒——其間隱含之理,現在的人大多不懂卻說題主所出之題是無稽之談,實在有失公允。
有書君覺得我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左手倒茶,右手倒酒”;敬酒要倒滿,斟茶倒七分,淺茶滿酒;奉茶敬酒講究先長后幼、先客后己的順序;遞酒水時手指不能觸及杯沿;茶壺嘴不可以沖著客人,那是逐客;敬酒要尊重對方不可強求等等。
這些好的倒茶倒酒禮儀與習俗,大家都是應該學習和傳承的,因為這些禮儀與習俗里蘊含著我們的祖先不少生活經驗與人生智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么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復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