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玄府作為氣液、神機出入的通道,對維持眼的正常功能有重要意義。風藥為開玄之要藥,在眼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陳師按六經辨證,以柴葛解肌湯開玄祛邪,治療視神經萎縮,令人拍案叫絕。
前言
視神經萎縮是指外側膝狀體以前的視神經纖維、神經節細胞及其軸索因各種疾病所致的傳導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為程度不等的視力下降,嚴重者可致全盲,視野可有多種異常改變,瞳孔對光反應減弱或消失。
家師鄧中甲先生,高中時患雙球后視神經炎致視神經萎縮,西醫治療無效,雙目僅余光感。曾學習盲文,以為此生將不能再見光明,后經北京中醫研究院的中醫大夫治療一年后,雙眼視力1.2,最好狀態時甚至達到1.5。從那時起,他就決定投身岐黃,后來如愿以償,考上了北京中醫學院,堅定地走上了一生的中醫之路。
但很多人并沒有鄧老師那么幸運。我有一位朋友,8歲時患眼疾,視力慢慢下降,18歲時失明,很是可惜。因為國家對盲人有扶持政策,能免費學習推拿按摩,他很用功地學習推拿技術,在廣東佛山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因為他一直很刻苦,加上觸感比較好,來診治的患者很多,日子過得很紅火。他還帶了很多盲人徒弟,讓他們能有一門手藝,能過上體面的日子,人物事跡很是勵志。當時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30多歲了,雖然日子過得不錯,但對于失明,他還是非常痛心。聽著他述說生病時的往事時,我不禁感嘆,他要是能遇上好的醫生,也許就不會失明,人生就會改寫。
陳達夫醫案
毛××,女,28歲。
病史:患者于1974年2月初,突然感覺雙眼磣澀,繼而視物不清。眼無紅腫,眼珠有時發脹,有時頭昏如蒙,頭部兩側及兩眼外眥每天不定時灼痛,一瞬即過,精神萎靡,少氣。經某醫院診為“球后視神經炎”,以中西藥物治療近一年,基本無效。只是服用大量人參精后,少氣有所改善,但視力繼續下降。
1975年1月24日在某醫院復查:雙眼視力均為0.03,雙眼視神經乳頭呈灰白色,邊界清楚,動脈顯著變細,黃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診斷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經新針治療,視力由0.03上升到0.08,則再無增長。故于1975年2月25日開始請陳師診治。
初診:眼部癥狀與體征同前,伴有怕冷風,腰腿酸痛,食少噯氣,胃脘痞滿,痰涎甚多。此為風邪留滯三陽,干犯三陰,閉塞目中玄府。治宜疏解三陽經風邪,使三陰受干之邪仍從三陽外達,則目中玄府自開,柴葛解肌湯主之。
處方
柴胡12克 葛根15克 白芷12克
桔梗6克 黃芩12克 生石膏15克
白芍12克 羌活6克 甘草6克
患者帶方回原地,連服十劑,雙眼視力由0.08上升到0.4。繼續服到4月份,雙眼視力恢復到0.8。服到5月初,雙眼視力恢復到1.5。前后共服藥四十余劑。
1975年5月12日,患者來復診,視力已正常,惟頭痛未愈。上方去甘草,加松節30克,炒白附子9克(先煎),膽南星3克,草蔻9克。
9月5日,患者來信稱視力穩定,但頭仍微痛,擬方于5月12日方中去白芷、羌活、桔梗、黃芩、石膏,加當歸12克,川芎12克,生地12克,木瓜9克。11月4日,其家屬函告,諸癥悉愈。
1976年3月9日隨訪:雙眼遠近視力均為1.5,雙眼視神經乳頭色淡,左眼尤甚,顳側蒼白,邊界清楚,左眼黃斑顳下方有一約3毫米大小之陳舊病灶,雙黃斑中心凹光反射較正常者稍弱,黃斑區反光稍增強。
按
視神經萎縮屬中醫青盲范疇,一般多從肝腎不足論治。本例伴有明顯全身癥狀,陳師按六經辨證,認為怕風、腰腿酸痛系風邪阻滯太陽經脈,脘痞噯氣、食少痰多系風邪阻滯陽明經脈,兩側頭痛及外眥灼痛,系風邪阻滯少陽經脈。
由于風邪留滯三陽,清陽之氣不能上升于頭,故眼脹、頭昏頭痛;風邪干犯三陰,目中玄府閉塞,則視力嚴重減退。陳師從祛邪著手,以治傷寒三陽合病之柴葛解肌湯而獲全功。
參考文獻
王明杰、黃淑芬 . 王明杰、黃淑芬學術經驗傳承集.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