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王鐸書法,一定要從歷史背景和其閱歷說起。王鐸父輩還算富裕,良田百畝,晚明動亂時局導致王鐸家境日益頹廢衰敗。全家寄望通過科舉仕途改善家族,王鐸31歲終于中舉,但命運總是玩笑般給王鐸沉重打擊:清軍入關,王鐸降清,被百姓辱罵,接著又被滿清譏諷、嘲笑,價值觀被韃伐。
于是,王鐸只能將痛苦的解脫和生命的希望,寄托給了書法藝術。
圖/史可法率明軍戰敗揚州并犧牲,清軍屠城80萬
王鐸草書,展現出了一個在特殊時代背景下一個命運多舛的大才子,壓抑的情感得以宣泄的真實寫照,氣勢磅礴,酣暢淋漓。
王鐸草書起筆多為方筆,直角頓入,速彈收筆,下筆果斷,力度很大,淋漓表現出草書線條的鋼性。王鐸行書主要學米芾,但是米芾不善草書,所以王鐸在米芾筆法基礎上,進行夸張運用,激蕩跳躍,夸張落筆,或圓、方點、或側,或弧,節奏感十分感強烈。我們可以透過每根線條的組合,把筆畫看成是一個獨立的線段來分析其線條組合構成的特點。
圖/王鐸的情緒
王鐸草書結字也汲取了米芾的精髓,強調正欹變化。米芾偏向左傾,而王鐸則左右傾斜并進,字勢收緊,大開大闔,豐富多變,上下呼應,錯落有致,列陣很少在中軸直線上,形成了字間空間疏密強烈變化。
對墨法的研究與空前成就,是王鐸草書最大的貢獻,彰顯出了王鐸出類拔萃的書法創造才華。王鐸正式建立了漲墨法,大片濃重與枯墨形成強烈對比,由漲到濕,由濕到干,由干到渴,酣暢淋漓,韻味無窮。呈現出強烈的視覺奇怪。王鐸書法的沖擊力,過半是他巧妙用墨的功勞。
以王鐸風格來創作《登鸛雀樓》那是相當合適,不過世間并沒有王鐸此作傳世,但是,咱們書思有集字先生啊!下面,集字先生從上述三點分析,集王鐸書法《登鸛雀樓》,將筆法、結字、墨法、章法、氣息呈現出來,以饗讀者。
登鸛雀樓
W A N G D U O
王之渙詩|書法思考集王鐸字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